bet365亚洲官网

在线访谈_秀塘村:借力资源优势 推动乡村迈上发展新路子

bet365亚洲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bet365亚洲官网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秀塘村:借力资源优势 推动乡村迈上发展新路子

发布日期:2019-12-11 14:32    文章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访问量: -

  宽阔、笔直的金谷大道上车来车往,显得十分热闹,道路东侧是占地2000多亩的空港高新科技产业基地,一座座高端大气的厂房透露着现代化气息,位于产业基地北端,占地1100多亩的富力金港城内,时尚靓丽的高楼拔地而起;而道路西侧,在连片的果林、绿树掩映间,坐落着栋栋漂亮的多层楼房,村中的小公园里,村民们正在休闲娱乐,生活好不惬意……。这是近些年来,秀塘村积极借力资源优势,推动乡村发展所带来的喜人变化。

  革命起义军帮助村民打击地主恶霸

  秀塘村形成于清朝时期,立村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地处花东镇中部,距离镇中心约3公里。秀塘村是一条面积2.3平方公里的村落,全村共有13个经济社,756户、2657口人,以黄氏为主。

  其实,早在六、七十年代,秀塘村称为黄秀塘,由秀塘、河联、塘星、竹湖四村合一而成,后来才由黄秀塘改为秀塘大队,再改为秀塘村。曾经,这里还是一条偏远僻静、贫困落后的小山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也发生过不少革命历史故事,虽说如今没有留下片言只字的资料记载,但依旧流传于祖辈的口口相传中,永远镌刻在村民们的脑海里。据今年70岁、秀塘村13经济社的村民黄石金回忆,早年应该是有记载村史的一些文字资料的,但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年代,全被烧掉了。黄石金说,他与共和国同年,在新中国成立这一年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些革命斗争历史,自小就曾听爷爷、父亲等老一辈人讲过。据说,大概在1927年底至1928年初那段时期,曾有一支参加广州起义失败的革命军一路杀敌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从白云区的太和、竹料,经花东镇石角村、秀塘村、联安村,再进入花山镇花城山区。这支革命起义军在撤退过程中,经过长山岭(现今的象山)时,遭遇了当地大地主率领的民团拦路阻击,双方发生过激烈战斗。期间,起义军还在秀塘村居住过一些日子,并帮助村民打击地主恶霸。“我们上初中那个年代,就曾在语文课本上读过《奔向海陆丰》这篇课文,里面就记载了广州起义的相关革命历史内容。”提起当年这篇革命回忆录,黄石金依然有着深刻的记忆。

  黄石金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抵御地方民团侵扰,保卫家园安全,当年,秀塘村村民节衣缩食,集资购置过一批枪支。其中,就有一挺性能不错的机关枪,人称“白俄林”(音)。而且听村中老人说过,村里就曾组织村民赴白云区的太和镇帮助抗击过日寇。在抗战时期,村中11经济社还有一个叫黄玉生的年轻村民曾被日本鬼子灌过辣椒水,而且当年日本鬼子在村里的尖峰脚(山名)以南一带等山岭上建有战壕、碉堡等军事设施,当地人称“日本仔营盘”。“我们小时候上山放牛,还看过留下的烂碉堡。”村支书黄远发告诉我们,由于新中国成立后遭人为破坏拆除、防火带建设等影响以及沧桑岁月的洗礼,这些见证着过去那段革命风云的历史遗迹,有的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荡然无存;有的则被掩盖在树木杂草中,如今难觅踪影。

  念好“土地经” 乡村越变越美丽

  《今日花都》:作为革命老区村,秀塘村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黄远发:作为革命老区村,新中国成立后,秀塘村村民也开始过上了全新的生活,特别是近些年来,更是踏实而坚定地迈开了发展的新步伐。

  村容环境变化最大的要从2008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时开始,在上级政府积极支持下,秀塘村投入160万元,实施第一、二、三经济社景观改造,对鱼塘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加装安全护栏。

  2013年,争取到区农业部门的支持,村投入130万元抓好秀塘村八社生态公园建设;2014至2016年又陆续完成了村村通村道硬底化工程,铺设村社水泥路面长约9公里;至2017年,全村实现村道、巷道亮化工程,自2008年开始至今,先后共安装路灯、巷灯1000多盏,而且投入近50万元,对村内的百年古建筑采章公祠堂门前的鱼塘、下屋庄鱼塘进行了全面改造,安装上美观结实的不锈钢护栏300多米。

  去年,秀塘村按照区镇部署,大力配合乡村振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三清三拆行动,全面清理村社垃圾、杂草和卫生死角,完善庄面公共基础设施,仅去年7月至12月,共清理各类生活、建筑垃圾约800余吨,清理杂物200余吨,拆除危屋等数十间,村容社貌焕然一新。

  同时,我们还加快落实污水管道铺设工程,投入约300万元,铺设污水管道1.4公里,今年10月中旬动工,预计到明年春节前完工,通过管道将各家各户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集中到村污水处理池再抽调到区污水管网进行处理,促进村社环境更加美丽。

  《今日花都》:秀塘村的交通条件如何?

  黄远发:秀塘村域内有花狮大道、现代大道、永星路三条城乡主干道贯通,机场北延线和机场第二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穿过村旁,可便捷到达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和花都城市中心以及联通周边各大城市,相对于镇内其他村落,地理、交通位置十分优越。

  《今日花都》:近年来秀塘村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黄远发:借助区域优势,近些年来,秀塘村依靠土地征收发展工业园区,目前,已建成近3000亩的空港高新科技产业基地,吸引了大批实力较强的企业进驻。而紧邻产业基地北侧的富力金港城,也已成规模,日趋成熟,呈现出一派火红的景象。

  自1994年开始征地至今,秀塘村全村共出征土地约3300亩,加上土地、厂房出租等经营收入,促使村社集体经济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去年,村集经济收入达210余万元。

  《今日花都》:秀塘村是怎样做好民生事业的?

  黄远发:集体经济在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秀塘村积极关心村民福利事业,自2008年以来,大力开展奖学助学活动,对本村户籍考上本科或以上的在校就读大学生给予发放年度奖学金每人1000元。

  2014年开始,对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住院分娩妇女(出嫁除外)给予发放住院生育补助每胎1000元、对应征入伍青年给予500元慰问金,对重大疾病、意外事故住院治疗的村民,单笔(次)住院医疗费用达到5万元以上(含5万元),给予医疗补助款10000元;2018年起,又为村中60岁以上老人购买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保障等。

  近年来,工业园区的发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不少洗脚上田的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辐射带动村民的房屋出租和各类饮食消费,村民们依靠进厂打工,加上征地青苗补偿及年终分红收入,日子也是越过越有滋味。秀塘村村干部透露,如今,全村户户住了楼房,各个经济社村民每年都有分红,每人少则有一千多两千元,多的有五千元。不少村民都购买了小车,尤其是分红高的经济社,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小车。

  村民如是说:珍惜幸福美好生活

  “过去因为贫困,每天只能以番薯、芋头果腹充饥,我年轻时,也曾去当过兵,就是为了能吃上一顿饱饭。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生活质量真的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在采访中,该村第八经济社的老村民黄容金既感慨又开心地说。

  黄伯今年87岁,早在多年前,家里就添置了小车,现在家里每人每年能领到5000元的分红,尽管上了年纪,每天都会出去小公园散散步溜达溜达,活动一下筋骨。在黄伯看来,现在日子那么好,谁都希望自己能活得健康一些,多享点福。而正因为有党和政府关心、村社干部的帮助,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村民们才能过上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