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创新高。2023年花都区R&D投入再创历史新高,达45.08亿元,比上年增长9.0%,高于全市增速3.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五;R&D投入强度达2.50%,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二。
(二)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创新载体不断集聚。2024年,我区共有10家企业获得2023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认定,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9家、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
(三)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再度突破。通过不断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着力引导企业逐步加大研发投入,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进行梯度培育,科技企业矩阵持续壮大,已形成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研发中心集群发展:世界500强企业采埃孚集团在花都设立华南研发中心,为花都区打造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注入澎湃动力;马瑞利设立中国区电子研发中心,持续加大在智能座舱电子技术领域的深耕;擎天实业设立中国电研成套智能装备研发中心,围绕新能源电池检测、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开展集群式产业链的研发与推广输出;法雷奥设立智能交互研发中心,致力于构建汽车领域软件及算法学科、系统及架构学科的核心研发能力;东风日产研发中心未来三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00亿元、将研发团队的人员规模由现有的2500人提升到4000人以上,持续推动花都汽车产业提质提级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此外,我区还涌现出高景太阳能、滴滴出行,沃芽科技等一批新的优质企业,持续助力花都构建科技创新新机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方面,2024年完成申报426家,申报完成率109.5%,位居全市第2;全区存量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1100家。2024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07家,任务完成率全市第三。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广州仕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选广州未来独角兽,及2024德勤广州高科技成长20强及明日之星项目,该榜单也被称为“大湾区科创企业的奥斯卡奖”。广东国光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德恒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上榜2024年广州新质生产力高企百强榜单,成为广州市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未上市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
(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一是支持龙头企业挑大梁。为充分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支持企业精准对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21日,在市科技局组织下,我区开展了龙头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精准化对接系列活动(东风日产专场),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联盟、清华珠三角研究院跨媒体智能与类脑机器人中心、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等14家高校、科研机构围绕自身已具备的专业研发队伍、应用研发、先进制造技术和基础软件等支撑力量等方面,积极推动技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业务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平台、场景有机融合,共建各方共赢的科技产业生态圈,持续提升“供给侧”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全力为东风日产等龙头企业送技术、解难题、促创新。二是搭建科技成果“桥梁”。2024年4月23日,邀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专家参加全区2024年花都区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启动大会,强化院校、研究院所与花都企业对接,以推动知识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2024年5月25日,举办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等离子体装备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东中科双碳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强化政企平台互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24年6月13日下午,指导组织十余家区内上市公司、龙头企业、高新企业代表近20人到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研究院参访;2024年12月26日,“科研开花 转化结果”系列活动之2024 年花都区低空经济领域新材料行业创新发展暨成果对接交流会成功举办,广东省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花都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企业代表等20余人参加本次交流会,围绕行业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未来方向展开深入交流,为区域低空经济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后续多家企业均与参会的专家代表持续对接。三是农业领域转化成果丰硕。在2024年广州农村科技特派员大赛中,我区广州工商学院陈伟老师与来自全市4100余名特派员角逐,荣获大赛三等奖;2024年1月28日,“校企合作产学研创--紫菘蔬果功能性产品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启动仪式在广东省恒泰联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广州工商学院、恒泰现代农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领导参与项目启动并见证合作签约;2024年4月,花都区首个农业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石琼院士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发工作站成立,重点开展鲈鱼全雄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及人才培育,不断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积极探索“院校+企业”合作研发模式,目前已与10余对院校企业签订新品种研发合作协议。四是攻坚重点科技领域。2024年,广州市果美味食品有限公司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申报的2023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食品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重点专项"瓜类蔬菜采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获广东省科技厅立项,立项经费500万元;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申报粤港澳联合创新领域“面向新能源汽车PACK系统的微胶囊化铂催化剂单组份有机硅密封胶的研究与原型产品开发”项目获得省科技厅立项,立项经费100万元。
(五)基础研究成果不断。一是继续开展区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区院联合资助项目,2024年,区人民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等3家共建单位经进行项目征集、遴选,向我局推荐2024年花都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区院联合资助项目立项项目共30项;继续开展区级医疗卫生一般科研专项项目征集工作,2024年共受理项目申报111项,经组织专家评审立项项目89项。二是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发动申报2025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省企联合基金项目共51项;组织区内高校、医院等机构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et365亚洲官网 人民医院孟萍获得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协助区人民医院申报并成为市校(院)企联合资助基础研究计划共建单位,为推动医学临床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六)科技人才培育稳步进行。一是强化科技领军人才支撑。出台《花都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认定及奖励实施方案》及申报指南,通过对创新创业领军团队进行奖励,集聚高端创新创业团队,截至目前,已认定4个团队为花都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2024年拟新入选3个项目团队。二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积极宣传并推动区内境外高端人才享受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在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境外紧缺人才,在广州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按应纳税所得额15%计算的税额部分申请财政补贴,吸引更多的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人才落户花都。
(七)扎实推动科普工作走深走实。一是举办2024年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花都区预赛及培训会。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举办了2024年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花都区预赛,并推荐10名选手参加市赛,经过层层角逐,花都区张晋伟选手获得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中小学生组一等奖,潘锦澎选手获得中小学生组二等奖,邓眉敏选手获得成人组三等奖,创历史最佳成绩,这也是花都区选手连续两年获得市赛一等奖。同时,主办方为花都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颁发了“优秀组织奖”。二是举办2024年花都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及创新成果展。2024年花都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于5月25日顺利举行,活动启动2024年花都区科技活动周、为优秀科技创新优秀单位颁奖、签署产学研签约协议等,现场展示我区重点科技成果,如农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领域科技产品。现场吸引超300人参与活动,同时吸引了线上超10万的观众观看,活动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网、广东科技报、广州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媒体的大力宣传,宣传效果显著。三是组织2024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申报8家,申报量为历史之最(2024年广州市里向省科技厅共推荐了24家,我区占三分之一)。四是科普成果亮点不断。在2024年广州地区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中,bet365亚洲官网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奖,探索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