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山海情 续写新篇章
8月21日,由中共花都区委实施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花都区政协委员助推花都与关岭、普定东西部协作现场会”在花都区鼎盛智谷召开。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张雅洁,花都区政协主席陈家飞,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赵宗舜,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委常委、副县长范伟军,三地政协委员,以及企业、媒体代表等80余人参加活动。
会议听取红缨子高粱、茶产业等东西部协作帮扶项目情况介绍,举行红缨子高粱种子、关岭牛、茶叶农产品消费帮扶项目签约仪式和捐赠仪式,关岭、普定分别向支持帮扶工作的花都区政协委员和爱心企业家代表颁发荣誉证书、牌匾。据悉,本次活动现场签订帮扶协议5份,金额1774万元,捐赠金额74万元。
花都区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及人才智力渠道等优势,与关岭、普定两地政协分别建立“政协委员交流基地”,引导委员聚焦“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目标,围绕关岭、普定“牛、茶、蜂蜜”等农产品深耕细作,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技能帮扶”等形式,带动政协委员、企业家利用自身资源、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黔货出山”,促进关岭、普定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助力东西部协作跑出“加速度”。
自2021年3月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普定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花都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广东贵州两省、广州安顺两市关于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各项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扛起政治责任,高站位谋划推动、多角度支持帮助、快节奏促进落地,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优化协作方式,深化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全力推动对口关岭县、普定县东西部协作各项政策落地见实效,高质量完成各项年度协议任务。2023年三地领导交流互访385人次,有力推动工作落实。花都区通过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工作,构建多元结对纵深帮扶体系。截至目前已构建镇(街)帮扶对子10个、镇村帮扶对子47个、村企帮扶对子24个、学校帮扶对子78个、医院帮扶对子31个,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协作全覆盖。
聚焦搬迁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以“实事小切口”推动“民生大变化”。2023年花都区通过安排帮扶资金5780万元,帮扶援建项目26个,涵盖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教育医疗、村基础设施、就业培训、示范村打造、宣传推广等方面,进一步补齐关岭、普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短板,打造普定县第七小学生命教育及心理支持空间项目,为易地搬迁安置点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直接受益师生、家长近2000人次。同时,通过“山海心连穗黔同行”返岗就业免费专列“点对点”输送、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建立花都-普定东西部协作就业驿站等方式,完善劳务输出沟通对接机制,帮助关岭、普定县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就业7657人。
加强消费帮扶,通过加强沟通、资源互动、资讯共享,搭建两地农产品企业对接平台,促成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助力“山货入湾”,其中签订关岭牛采购金额超7000万元,促成关岭牛生产企业和花都餐饮企业开展密切对接;通过组织普定企业参加“花都工匠杯”茶文化技能大赛、广州博览会、广州消费帮扶沙龙、“我在贵州有个园”茶园认购推介等活动,宣传推广普定朵贝茶、刺梨汁、面条、蜂蜜等特色农产品,2023年以来,共采购销售两县农副产品约6.17亿元。
深化区域协作助推合作共赢,积极引导东部企业投资考察“走进来”与驻花都招商分队“走出去”,带动两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2023年新增引导20个企业在关岭、普定两县落地投产,实际到位投资额约6.52亿元。持续深化园区共建,扎实推进花都-关岭百合街道现代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中药材特色产业集群。与普定共建穿洞茶叶农业产业园,围绕白茶产业升级、打造区域品牌,从强平台、育龙头、创名牌、拓市场等核心环节入手,强化资金投入,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培育打造“朵贝红”茶叶品牌。加强两地干部交流,接收选派党政干部19人次、专业技术人才137人次,开展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进一步提升两县教育、医疗水平。
下阶段,花都区将坚持“中央要求、当地所需、花都所能”原则,坚决落实省、市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部署,强化使命担当,立足“造血”可持续长远帮扶,高站位谋划推动、多角度支持帮助、快节奏促进落地,深化粤黔优质资源共融互通,在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协作,在推进关岭、普定高质量发展上续写协作共赢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