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亚洲官网

议案提案_花都区卫生健康局关于政协第十一届花都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018号提案答复的函

bet365亚洲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bet365亚洲官网 > 信息公开 > 议案提案

花都区卫生健康局关于政协第十一届花都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018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9-30 10:53    文章来源:花都区卫生健康局     【 字体:   】  访问量: -

  花卫函〔2024〕52号

麻丽珍委员:

  您提出的《进一步做好老年人医养结合一体化改革的建议》(第3018号)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民政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8月6日进行登门拜访交流,经综合民政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0号)和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等9个部门《关于印发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穗卫〔2020〕3号)精神。做好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衔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落实相关支持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的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一、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

  (一)鼓励新增医养结合机构。引导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办医疗机构开设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养老服务。我区已备案且养老床位15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共有5间。截至2023年,共计4间养老机构完成内设医疗机构备案,占比已达80%。其中,2023年新增医养结合机构2家(花都区颐养院、花都区慈恩护老院均内设医务室)。

  (二)深化医养签约服务内涵。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区民政局印发了《花都区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实施方案》。为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断、护理康复、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了支撑。全区13家养老机构和11家颐康中心均与邻近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医养合作协议。重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诊疗、中医药服务、家庭病床、专业培训等服务。

  (三)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全区共有5家医疗机构设置了安宁疗护床位并开展相关服务。现有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家,21家被省、市评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达到91.3%。

  (四)推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网格。区人民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3家区级医院均开设老年医学科,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开设康复医学科(馆),比例达到100%。

  二、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优化升级

  (一)推进“双向转诊”医养联合体建设。已备案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均已纳入医疗联合体建设,各机构均已完成医养结合协议签订,满足入住老人接受定期巡诊、上门服务、家庭病床等服务需求。2023年,全区各医疗机构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共建家庭病床225张,巡诊量1059人(次),出诊量577人(次)。

  (二)建设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养老体系。依托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集团,落实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医养结合”服务协议工作,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连续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高老年人将中医药文化知识用于日常自主防病的意识,逐步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三)统筹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发展方向。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规模,重点加强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床位的设置。2023年,我区11家护理站固定服务对象1453人,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居家护理康复服务6944人(次)。

  (四)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以老年人为重点,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扎实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活动,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2023年全区建立健康档案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107496人,接受健康管理人数73656人,老年健康管理率为68.51%。

  三、强化医养结合政策支持保障

  (一)完善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具有本市户籍且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符合政府资助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的老年人,民政部门可根据资助级别享受每月200元至600元政府资助的居家养老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医疗保健、日间托管、临时托养、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平安通”等项目。

  (二)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作用。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健康养老保险产品,积极推行银龄安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穗岁康等医养保险。2023年,我区穗岁康投保人数超11000人,提供保障高达288亿元。银龄安康保险已连续8年享受财政统保。据统计,2023年为全区125992名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不含五类特殊困难户籍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全年中国人寿共收到统保理赔申请1562件,合计统保理赔金额 159.84万元。有效减轻了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切实提高老年人抵御风险能力,让老年人享受到了政府温情关怀。

  (三)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加强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的管理,明确资格认定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类型、办理时限等。通过税务网站、微信、新闻媒体等渠道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正确核算、及时申报、准确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加强日常申报数据的比对核查,进一步扫除享受优惠政策的“盲点”,确保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应享尽享。优化“收集、分析、办理、反馈、监督、考评”诉求闭环管理体系,以快速响应机制无缝对接企业涉税诉求,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促进医养结合人才升级转型

  (一)建立医养结合服务队伍激励机制。落实《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全科医学专业,基层卫生临床、口腔专业,基层卫生中医药专业,基层卫生药学专业,基层卫生护理专业,基层卫生医技专业,基层卫生公共卫生专业评价标准条件适用于医养结合结构。医养结合结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才符合评价标准条件可参与职称评定,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

  (二)建立医养结合服务队伍培训机制。一是推进基层服务站提质扩面。我区目前10个镇(街)均已建立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共计19家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2023年评选出秀全街、花山镇2家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打造 15 分钟优质家政服务圈。二是打造区内家政服务标杆。2022年度2家企业获评“南粤家政”市级家政服务龙头企业称号、1家企业获评市级家政服务诚信企业称号。三是推进劳务协作。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政府调研我区家政服务业,初步达成共同打造地方家政劳务品牌的意向。引荐贵州省普定县对接广州亿邦中佣到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共建劳务合作基地的意向。组织我区家政服务协会的会员企业前往清远市调研学习家庭服务业创业孵化基地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花都区与清远市之间的家政企业合作互联、人才共享。四是举办技能竞赛。举办 2023年“羊城工匠杯”及花都区“南粤家政”家庭服务技能竞赛。全区共有12支代表队、78名选手在妇婴护理、养老护理等两个项目中竞技能、展风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五是开展“南粤家政”培训。2023年度“南粤家政”培训任务数2250人次,已完成培训4671人次,完成率207.6%。

  五、建立和完善医养结合信息共享机制

  新华街养老服务中心的智慧健康养老试点项目已完成验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与社区医疗卫生系统实现了共享对接,形成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等健康数据库和健康云平台,建设具有随时看护、远程关爱等功能的健康养老信息化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每周定时、定点指派执业医师到试点机构为老年人进行健康监测,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体检、义诊、讲座和上门医疗等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实时提供特殊老年人健康信息监测预警。通过配置的智能设备,能实时监测独居老人的生命体征与行动轨迹,在特殊情况下发出预警信息,并实时显示到智慧健康养老试点机构的大屏幕上,试点机构针对不同情况,电话询问或派员上门处理。

  六、扎实推进健康养老能力建设

  为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提高老年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充分保障全区老年人病有所医,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区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制定花都区“颐康相伴”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的工作方案。试点推进“医”路暖心提供全过程陪伴就医服务、“医”路顺心提供全流程便捷就医服务、“医”路省心提供全方位居家医疗服务。一是“医”路暖心,提供全过程陪伴就医服务。为有就医需求的能力完好或轻度失能老年人提供代预约挂号、陪诊陪检、协助与医生沟通、取药、代缴费、陪同往返、协助出行等陪伴就医服务。首先在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陪伴就医试点工作。二是“医”路顺心,提供全流程便捷就医服务。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多渠道预约挂号服务、专门导医服务、老年“一站式”门诊服务、便利的药事服务、出入院“一站式”等服务。依托老年病科设立老年“一站式”综合门诊,以全科医生和高年质的医生坐诊为主,为有住院需求的老人办理直接入院,并为有转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向上级医院的转诊服务,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老年人少跑路。三是“医”路省心,提供全方位居家医疗服务。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巡诊服务、开展社区网格化送医上门等服务。2024年各试点工作已在全区开展,各镇街共设置17个医疗前置服务点,上半年上门服务316人,前置服务8927人次,上转31人。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统筹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医疗、养老、医保制度衔接,鼓励新增医养结合机构,深化医养结合签约服务内涵,实施养老机构医疗进驻、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等保障政策,推进“双向转诊”医养联合体建设。及时调整完善我区医养结合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的成员,加强医养结合工作协调联动。

  (二)落实医养结合服务配套措施。对新规划的养老机构,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预留设置医疗机构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下一步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对尚未开展医疗准入许可的养老机构,要按照相关条件加强指导,实施改扩建工作,为医疗准入创造必要的条件。继续推行养老服务补贴,完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价格体系及医保支付和长护险理赔制度,发挥商业保险作用,切实提高老年人抵御风险能力。

  (三)加强医养结合服务监督检查。区卫生健康局坚持每季度联合相关业务部门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情况进行全覆盖督导,促使医养结合机构把服务质量摆在机构建设的首位,激发各类服务主体的潜能和活力,切实提高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四)项目带动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依托区医养结合指导中心,为医养结合工作开展、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持。继续做好老年服务试点项目,由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花东镇中心卫生院承担安宁疗护试点工作,雅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老年人脑健康试点工作,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促进试点工作,并适时在全区推广。继续落实老年营养改善行动。联合区民政部门加强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宣传,组织营养学专家对全区养老机构、综合服务平台及长者饭堂等机构人员进行营养改善培训,巡回举办健康讲座,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感谢您对我区老年人医养结合一体化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bet365亚洲官网 卫生健康局

   2024年9月5日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