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亚洲官网

议案提案_bet365亚洲官网 民政局关于区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4019号答复的函

bet365亚洲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bet365亚洲官网 > 信息公开 > 议案提案

bet365亚洲官网 民政局关于区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4019号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9-20 10:35    文章来源:花都区民政局     【 字体:   】  访问量: -

  穗花民函〔2024〕30号

袁晓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夯实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的建议》(第4019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开展“助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民主监督活动,进行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我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规划和建设,高标准完成兜底保障任务

  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全力做好社会救助这项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的工作,切实履行好兜底民生保障的职责使命。以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名义印发《花都区2024年社会救助工作要点》《花都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惠民清单》。《花都区2024年社会救助工作要点》提出了五个方面19项任务,在落实好兜底保障工作基础上,突出社会救助改革发展任务,《花都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惠民清单》在广州市惠民清单的基础上,增加花都特色项目,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2024年力争推动我区社会救助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一是不折不扣落实救助补贴政策。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2024年度增速为3.55%,实现了“十五连增”,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1-8月累计发放低保金、特困人员供养金、分类救济金、临时救助、一次性价格临时补贴5046.55万元,惠及低保、特困、孤儿等困难群众19811人,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二是开展节日慰问送温暖活动。向全区低保对象、低边困难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发放春节慰问金357.49万元,传达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问候,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平安过节”。三是实施花都特色无劳动能力补贴。自2011年7月起,我区连续13年发放无劳动能力低保家庭补贴。2016年4月起,将城镇无劳动能力低保家庭纳入发放补贴范围,并将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100元。2024年向无劳动能力低保家庭成员15606人次发放无劳动能力补贴156.06万元,困难群众获得感更强。

  二、构建社会救助多层次帮扶体系,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社会救助精准度

  我区已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临时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急难救助为辅助,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并强化各项救助帮扶信息共享互通,增强精准性,提高便利性,实现困难群众利益最大化。一是破解部门间数据壁垒,强化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民政分别与政数、卫健、公安、人社、残联以及退役军人事务等六部门建立民政服务对象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每月手工比对7份表格13项数据,做到沟通及时、信息互通、精准帮扶。开展低保、低边、特困供养业务一键转办,对暂不符合救助条件又确有困难的群众,要求所在镇(街)积极实施实物救助,有需要的及时转介慈善组织、社会力量帮扶解决困难。二是落实好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机制,2024年1-8月累计动态复核低保3132户次6792人次,低边283户次774人次,特困850人次;新增低保159户350人,低边29户75人,特困70人;清退低保195户450人,低边34户97人,特困56人。及时根据家庭经济、人口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累计实施低保“渐退”制度19户50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权益。三是充分运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认证等技术手段,大力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智能化核对平台优化使用,1-8月累计处理核对申请共6515宗(11211人次),核对准确率达到100%,全面提升核对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高社会救助精准度。

  三、打造“情暖花都”服务品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提升服务广度深度

  一是着力打造“情暖花都”服务品牌。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方式,汇聚精神科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力量,构筑专业综合服务团队,采用“个案管理”、“小组活动”、“入户+社区”训练等专业手法,为特殊困难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服务,有效帮助解决其康复、医疗、就业等方面问题,2023-2024年度累计服务10305人次,既有效维护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又切实防止了其极端行为的发生。二是切实加强社会救助与慈善社会组织的有效对接。聚焦特殊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合挖掘各类资源,推动慈善医疗救助、困难群众住院爱心救助、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帮扶、特殊困难老人“慈善+陪诊”就医、困难“以老养残”家庭邻里互助试点、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等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共支持、资助各类民生项目4个27万元。利用“慈善花都·党员先行”专项活动,为233名精神障碍困难患者提供资助。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逐步形成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慈善救助供需双方有效对接。三是打造共助空间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救助补贴标准再提高 民生兜底保障更有力》,广州日报新花城宣传报道《民生兜底好政策 标准提高暖民心》。推动救助服务改革创新,完成4个穗救易·共助空间(社会救助服务站点)试点建设,举办现场交流会,从服务场地、功能布局、服务项目、资源链接等多方面完善提升试点镇(街)共助空间,打造可视化、立体化、智慧化的共助空间作为线下实体化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各环节,整合镇(街)相关部门、慈善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力量,为困难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

  四、强化社会救助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和督导检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是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采取骨干教学、政策宣讲等方式,围绕低保、低边、特困人员、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等重点政策进行业务培训,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工作分享等方法,不断提升基层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定期召集镇(街)业务骨干开展业务轮训,分享先进工作经验,以帮带学,解决基层经办人员遇到的痛点堵点问题。二是开展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巡查工作。我局每月对辖区内提供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机构(集中供养机构)进行逐一巡查,镇(街)每周进行逐一巡查,精细了解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和照料护理服务工作落实情况,检查特困供养金、照料护理资金、零花钱等拨付记录及相关资金使用落实情况,坚决防止损害供养对象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开展社会救助重点工作检查。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专项督导检查,查阅救助工作台账和低保、特困对象救助档案,检查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救助风险隐患排查以及相关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等情况,入户走访低保和特困对象,推动救助政策落到实处。

  五、持续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一是积极践行“让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就是最好归宿”的服务理念,加强寻亲力量,拓宽寻亲渠道,创新寻亲手段,完善寻亲机制,提升寻亲效果。今年以来,成功为96名特殊困难受助对象找到亲属并回归家庭。二是紧紧围绕扩大宣传辐射影响,努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撰写稿件、拍摄纪录片等方式,积极宣传救助服务理念。截至8月,共有33篇宣传稿件分别被国家、省、市、区各级新闻媒体发表刊登。2022年以寻亲工作为题材的纪录片《家在何方》获中组部第十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典型事迹片三等奖。2023年以街面救助工作为题材的纪录片《爱在归途》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优秀奖。2024年以救助工作为题材的党建微视频《照亮生命的那束光》被区推荐参加广州市领头羊杯竞赛。三是紧紧围绕回归稳固,多措并举提高源头治理成效。截至8月,我区通过对接户籍地救助站、联动属地公安城管等方式完成劝导返乡188人,其中10人为长期滞留我区的流浪露宿人员,积极协助返乡人员落实当地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解除后顾之忧,有效防止人员回流现象,劝导返乡工作卓有成效。四是紧紧围绕推进就业推荐服务,有效促进流浪乞讨人员就业。通过在求助服务咨询点增设就业驿站,提供“简易救助+快速返乡+灵活就业”等一站式服务,做到就业、救助两手抓。截至8月,站内及咨询点累计开展就业需求摸排128人次,就业政策宣传91人次,就业劝导83人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10人次,心理疏导13人次。

  下一步,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统筹大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具有花都特色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的及时性、有效性、可及性、精准性,全面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不断提升我区民生保障水平。

  感谢您对我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bet365亚洲官网 民政局

  2024年9月19日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