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亚洲官网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区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00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花文广旅体函〔2024〕 号
邹容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发乡村亲子公益徒步活动路线,全域推动花都区内乡村振兴成果的宣传意见建议》(第7005号)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花都区乡村振兴和户外徒步发展的关注,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花都区位于广州北部山区,区位优势明显、地形条件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对发展户外徒步,助推乡村振兴有天然的优势条件,我区对此大力支持。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制度保障,明确徒步运动发展规划。2023年1月,花都区政府印发《bet365亚洲官网 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对花都区发展户外休闲运动作出了明确规划。《计划》指出要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结合花都山地林业生态格局,以建设健身步道、绿道、碧道为重点,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优化230公里“北回归线上的足迹——醉美花都健身步道”,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健身区,加强自行车绿道、登山步道、露营拓展等户外健身设施建设;构建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体系,持续打造具有花都特色的冰雪、马拉松、跳绳、体操、徒步等五大传统赛事品牌,高水平运营广清山野徒步大会、醉美花都行等体育赛事品牌;营造积极的体育消费环境,依托优势山地生态资源,创新户外体育运动消费场景,用登山徒步运动打响“北回归线”旅游品牌。
(二)加强场地建设,打造徒步运动精品线路。一是利用我区北部山脉纵横,芙蓉嶂、王子山、盘古王、高百丈森林公园紧密相连,生态环境良好的地理优势,打造了总长度230公里的广州市近郊山野健行区(北回归线上的足迹-醉美花都健身步道),串联红山村、百丈睛峦、鲍姑艾谷、蝴蝶谷、北迹1号等主要景点,有效解决登山徒步路线分布零散、各路线连通性差的问题。二是全面推动绿道、碧道等城市步道慢行系统建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持续以“绣花”功夫推进绿道养护管理精细化,努力打造“品质绿道”,目前已建成绿道超过300公里;区水务局积极推动贯通全区的碧道骨干体系建设,形成岸上岸下、滨水带与城市间的网络串联和完善配套,打造满足居民康体、休闲文化等多种需求的综合型城镇碧道,计划到2025年全区建成碧道143公里。三是打造各具特色徒步健身线路,如赤坭镇蓝田九曲画廊绿道、“花漾年华”示范带的山前旅游大道、竹洞村环湖绿道,花东镇九龙湖环湖步道,狮岭镇芙蓉省级旅游度假区、马岭喜花里环湖线、盘古王山环山徒步线路,炭步镇南粤古驿道徒步线路,梯面“五环步道”,秀全街天马河畔,新华街、新雅街花都湖环湖线路等。对沿线古村落、祠堂书舍、景区景点、民宿酒店、特色餐饮、花木基地等资源串点成线,整合提升线路周边补给、休憩、综合服务等功能。
(三)发挥资源优势,打响徒步运动赛事品牌。近年来,花都区充分发挥北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完善徒步健身步道沿线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连续举办广清穿越徒步大会、醉美花都行、北回归线上的足迹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结合徒步活动开展“北回归线”露营节、音乐节等,促进文旅体全面融合发展。梯面镇通过“五环步道”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大力推动“五环步道”建设,沿线打造五个大本营、十个会客厅、N处驿站,融入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业态优化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先后开展多项亲子徒步活动赛事,不断打响“徒步就来梯面五环步道”的口号。秀全街整合优化旅游资源,推出“圆玄道观一石头记矿物园一洪秀全故居”公益徒步线路,让亲子在徒步中感受德育文化、科普文化、爱国文化,传统文化等,展现乡村振兴宣传成果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炭步镇结合“荷花节”“芋头节”等品牌活动,设计出途经塱头村、藏书院村等多条徒步路线,吸引各地徒步爱好者参与到赛事活动中,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
(四)提升乡村环境,创新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不断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打造绿意满眼、花果飘香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风景线;依托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特色优势,规划打造“一核三区四带多基地”的休闲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涌现出春阳台艺文中心、马岭观花植物园、世间香境七溪地、竹洞村、红山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美丽乡村示范点;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从传统种植采摘向休闲、养生、体验、健身、度假等功能多样化、服务综合化、产业融合化方向发展,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数字农业直播节、岭南盆景节等节庆,支持企业举办花果节、露营节、竹笋节等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广泛开展户外徒步活动。深挖北回归线、广清穿越、南粤古驿道等品牌文化,讲好花都故事,打造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受众更加广泛的各类户外徒步活动,引进高水平有影响力的户外徒步活动落户花都。广泛发动各体育类社会组织、各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级各类户外徒步活动。
(二)打造户外徒步精品线路。推动完善广州市近郊山野健行区(北回归线上的足迹-醉美花都健身步道)230公里健身步道,对区域内驿站、民宿、景点、酒店等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支持各镇街加强景点、古村、茶庄、茶园、蔬菜采摘、农家乐等有机整合,打造徒步精品线路;持续推动绿道、碧道建设,积极发展休闲业态,打造城市生态休闲景观带,完善城市步道、绿道、碧道等慢行系统。
(三)树立乡村振兴示范典型。重点打造马岭观花植物园、竹洞村、七溪地等休闲农业示范点,擦亮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片;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纵深推进“新乡村示范带+”工程,深入推进新乡村示范带建设;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加快打造绿美乡村典型示范。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bet365亚洲官网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