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亚洲官网 农业农村局关于区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06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花农函〔2024〕50号
朱意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申报“瑞岭盆景”地理标志的建议》(第1006号)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赤坭镇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6月19日进行了电话沟通、9月2日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经综合赤坭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瑞岭盆景是岭南盆景重要分支,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以九里香、罗汉松、山松等为主要品种,既继承了岭南派盆景“苍劲自然”的艺术特色,又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古、灵、精、怪”艺术风格,被列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省区域公用品牌。花都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历
史文化特色,大力推动盆景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强化盆景软、硬实力铸造,持续擦亮“瑞岭盆景”品牌。目前,全区盆景苗木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从业农户3000多户,花都区获评以瑞岭盆景为特色主导产品的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瑞岭盆景登上了主场外交的国际大舞台;瑞岭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连续两年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竹洞村获评“广东特色产业村”,“瑞岭盆景”获评省级区域公用品牌。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进“瑞岭盆景”地理标志申报工作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含农产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含农产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申报地理标志不仅是对“瑞岭盆景”品牌的有效保护,更是促进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动“瑞岭盆景”申报地理标志。2020年,在我局指导协助下,赤坭镇已聘请专业第三方公司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业农村部负责登记)的申报工作,当年即顺利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录外产品审定和品质评鉴会,并报农业农村部审核,但受疫情影响,相关工作进展缓慢,直至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停止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有关登记计划也相应停止实施。此后,我局与赤坭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沟通协调,着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登记)申报工作。2024年年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审查协作广州中心专家到访赤坭镇瑞玲村,为“瑞岭盆景”地标培育提供现场业务指导,指出:①已有“瑞岭山庄”在先商标,近似驳回风险很大;②“盆景”非单一植物,是一类产品,标准难以统一;③盆景以人工为主,与自然因素关联性难以证明,不太符合地理标志的概念。根据第三方意见,我局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赤坭镇进一步细化申报品种,目前“赤坭九里香盆景”已入选首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名单。
(二)大力推动“瑞岭盆景”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紧抓花都区“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机遇,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要素保障,通过打造“六个一”(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盆景节、一个省级农村电商产业园、一个广东技工岭南盆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一批盆景大师工作室、一批盆景精品园、一批精品民宿和农家乐),实现“三大转变”(种植能手向盆景大师转变、卖树胚向卖盆景转变、线下销售向线下线上相结合转变)。
1.多元素聚集,产业发展夯基础。强化规划布局。编制《花都区盆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岭南盆景小镇规划》等,画好盆景小镇产业布局“一张图”。加大资金投入。市、区两级加大投入重点完善岭南盆景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投资超10亿元,打造一批盆景精品园、大师工作室,举办盆景节、数字直播节等,扩大瑞岭盆景品牌影响力。注重联农带农。建立盆景协会,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形成资源、技术、市场等共享的发展格局。瑞岭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5.6万元,年均增长23.22%;竹洞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53万元增加到5.5万元,年均增长23.77%。2022年,瑞岭盆景专业合作社创收超100万元,并获评“广州市级示范合作社”,2024年入围广东省标杆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
2.多层次发力,品牌建设添亮色。铸文化。明确瑞岭盆景“传承岭南文化,展现自然之美”的品牌定位,深化“瑞岭盆景”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动“赤坭九里香盆景”入选“首届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名单。常态化举办盆景文化节、盆景创作技能和盆景园设计大赛,不断擦亮瑞岭盆景金字招牌。在2023年中国岭南盆景节,来自大湾区的150多盆有代表性的蝶变派盆景优秀作品在瑞岭村集中展出,带动盆景产业展销一体化。重人才。引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设立博士工作站、与广东省盆景协会合作共建盆景大师工作室,吸引6批近60位中国盆景艺术大家、岭南盆景艺术大师进驻瑞岭。建立电商直播中心和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基地,举行盆景技能大赛等培育基础人才,目前共培养盆景技能人才超3000人,培训近300名电商从业人员,盆景远销至欧盟成员国。提品质。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知名高校,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多模态生成前沿科学技术,研发全国首个“AI创意盆景设计系统”,实现盆景技艺从“靠大师”向“靠科技”、“人工化”向“智能化”的大转变,打造盆景产业“升级版”。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扩大盆景种植面积,创新产品形式,投入500多万元创新研发“花都微景观”系列盆景,日均销售超4000单,实现盆景从庭院绿植向家居办公艺术品、从小众文化走进大众生活的蝶变。
3.多渠道拓展,产品销售增效益。加快市场建设。持续推进以古树大道为轴的“十里百园”市场核心区布局建设,成功打造逸翠园、怡翠园、松艺园、满春园、森汇园等一批盆景精品园区,实现种植基地向展示场地的自然过渡、无缝衔接。加强数字赋能。积极推动传统盆景产业与现代营销策略的融合,乘借“电商+直播”的快车道,建成花都区农村电商产业园,由政府投入打造一批专业直播间,5家盆景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驻开展直播带货;设立“助农大使”工作室,借助网络直播达人、体育明星等力量开拓线上市场,让小盆景走进千家万户,实现盆景销售“零距离”。促进融合发展。以盆景产业创新发展为核心,深入实施“盆景花木+旅游+文创”发展战略,推动盆景产业与旅游等高附加值产业融合发展。深挖百年盆景文化及古村民俗、洪熙官故居遗址等历史资源,通过举办盆景艺术节、洪熙官武术文化节、黄花风铃节等特色活动,多形式全方位发现和重塑乡土文化价值、推动农文旅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目前,岭南盆景小镇“盆景花木+旅游+文创”效应已日益凸显,每年接待游客量达30万余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加速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区目标,充分发挥花都盆景花卉产业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做大产业、做强链条、做响品牌,进一步提升瑞岭盆景竞争力和影响力,助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和美。
(一)完善盆景品牌体系。继续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深化瑞岭盆景为主的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引导企业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和内涵,以现代要素赋能“瑞岭盆景”品牌迸发新活力,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
(二)建立标准评价体系。着力推动瑞岭盆景技艺传承发展,鼓励盆景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研究制定瑞岭盆景各品种、各系列产品的种植栽培制作等工艺标准,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工,以技能标准化提升产品,以产品标准化打造品牌,促进瑞岭盆景向标准化、艺术化、高端化发展。
(三)打造销售市场体系。一是开拓网上市场。加强“穗农优品区域特色馆”建设,发挥电商产业园、电子商务商会作用,扶持企业发展“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全力打造线上盆景优品强品。二是开拓海外市场。邀请专业人士对盆景出口资质办理、出口产品标准等进行专项指导培训,拓展盆景产业海外市场。
感谢您对我区盆景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bet365亚洲官网 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