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以种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种业振兴是关键之举。近日,bet365亚洲官网 种业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广州正园农艺园有限公司美林1号等自有优质油茶品种成功通过新品种认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的广热1号辣椒获农业农村部新品种认定;广州宝桑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粤菜桑5号桑树、粤椹201桑树通过农业农村部新品种认定……花都区现代农业迸发出蓬勃生机。
据介绍,近年来,花都区落实国家、省、市发展种业的部署要求,以“政府引导、院所支撑、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途径,以种业科技创新为动力,突出现代特色种业发展主线,积极推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科技创新、种业行业监管,全面提升全区种业发展质量,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今年以来,广州中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1000多个品种的蓝莓种质资源圃;中科园艺研究院(广州)有限公司建成600多个品种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圃;广州马岭观花生态园有限公司建成430多个品种的观花植物种质资源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建成630个热带作物品种的种质资源圃;广州宝桑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建成158个品种、1000多份桑树种质资源圃……全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我们企业科研人员历经12年品种优选、10年栽培研究试验才选育出适合花都本地生长的‘5G蓝莓’,具有高品质、高智控、高产量、高产值、高回报的特点。”在广州中植农业蓝莓研究院(花都),科研人员道出小小种苗沉甸甸的分量。
“目前南高9号和南高8号蓝莓品种凭借生长旺盛、花量大、坐果率高、果实硕大饱满、脆甜爽口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该研究院将致力于联合开展蓝莓标准制订和新品种研究工作。
4月,花都区首个农业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石琼院士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发工作站成立,重点开展鲈鱼全雄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及人才培育,不断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为花都打造现代化渔业产业擦亮“花都鱼苗”金字招牌,再添“黑科技”。
为加大育种创新的农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花都区积极探索“院校+企业”合作研发模式,目前已有10余家院校企业签订新品种研发合作协议。与此同时,花都区通过引进试验示范农业新品种39个,不断调优花都种植品种结构;引进连南“金元鲤”亲本繁殖成功,推广省级主推品种“白金”牌丰产鲫、黄颡鱼等,实现全区优良品种植养殖率达60%以上。
一系列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运用,为推进花都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种业振兴离不开先进的技术设备支撑。去年4月,广州市六畜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家禽孵化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目前已经引进3家家禽孵化企业,其中2家已经投产,截至今年6月,共孵化禽苗334.5387万羽。大力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全区现有省级水产良种场2家、市级水产良种场5家。
花都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加强行政审批,全面梳理区内种业企业情况,督促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办理许可证;同时,通过开展种业监管年行动,加强联合执法检查,严把种子质量源头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今年上半年,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检查种子生产经营单位16家次、种子门店72家次、生产基地15家次,未发现违法行为;配合市局抽检9个种子样品,未发现种子质量问题。
“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下阶段,花都区将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合理开发利用现有农业种质资源,畅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新路径,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业品种推陈出新、农业科技持续进步,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