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
花都新冠康复者的自述:“‘阳’了之后我们经历了什么?”
今日花都讯 连日来,随着全国各地持续推出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市民在欣喜曙光之余也不免有些许顾虑:普通人感染新冠症状如何?应该怎么治疗?康复后有没有后遗症?
今年,花都部分市民不慎“中招”,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经过治疗休息之后,他们恢复健康。近日,我们联系上几名新冠肺炎康复者,听听他们感染之后的症状变化以及整个治疗过程都经历了什么?几位受访者几乎都提到了一点:不要过分恐惧,但也要做好防护。
“新冠不可怕,
增强免疫力才更重要”
黄先生29岁
黄先生是花都支援海珠的一名突击队员,不小心感染上新冠病毒,之后进入琶洲方舱进行治疗。“与其说是治疗,还不如说是给自己一个地方好好休息。跟一般的流感相对比,我自身感觉新冠的症状更轻。”性格洒脱的黄先生打开话匣子。
根据他的描叙,在方舱的治疗日子里,他每天都尽量保持开朗的心情,早睡早起,每天喝两、三升的温水,促进新陈代谢。直到康复回到隔离酒店,每天都坚持保持锻炼。
“最近状态是一直都很好,没有感觉任何的不适。从感染到康复,我没有吃过任何的药物,只是通过自身的抵抗力去对抗病毒就康复了!给大家一个建议,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如果真的感染了也不需要担心,无症状跟轻症的市民只要保持良好心态并且多喝温水,很快就可以康复的,请放心!我觉得新冠没什么可怕,增强自身免疫力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发烧感冒一样,
多喝温水就慢慢恢复了”
冯先生36岁
“最不舒服的时候,就是发烧。”冯先生讲起自己的患病经历。“新冠第一天,身体忽冷忽热,乏力伴有头痛,喉咙不适。第二天开始退烧,一共烧了约20小时,还是会头痛、咽喉痛。第三天,我被送到方舱医院,当时咳嗽比较厉害、食欲减退、头疼。第四天就开始好转了,喉咙有些不适和咳嗽。之后只有咳嗽症状,一直到核酸检测阴性。感觉就像是以前小时候发烧感冒一样,发烧是最辛苦的时候,全身都会感到不适,但发烧过后症状开始不明显了,多饮温水就慢慢恢复了。”冯先生说,从11月26日检查出阳性,到12月5日核酸检测结果转为阴性,10天左右不适症状完全消失。
“回想这次患病经历,我觉得新冠没什么可怕的。”冯先生感慨,“发烧时,可以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腋下、大腿根部;多喝水,保护好嗓子;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多睡觉、多喝水;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逐渐加强走动,恢复身体机能。”
“往往心理上的压力
大于病毒带来的伤病”
刘女士20多岁
刘女士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于11月10日去海珠区南洲街大塘片区支援核酸采样任务,11月18日凌晨确诊为阳性病例(轻型)。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对于病情,她显得更为理性和冷静。“当时我的感觉有些发热,有38.5℃,有一点头疼。18日,来到方舱医院后,医生给我吃了布洛芬,当天下午已经没有症状了。第2—12天,都属于无症状的。”刘女士在方舱住了12天,核酸检测结果再次为阴性,顺利出舱到酒店隔离。目前她身体没有任何不适。
“其实新冠病毒不可怕,类似感冒的症状,甚至比感冒症状更轻或是无症状。对于很多无症状和轻症病例来说,往往心理上的压力大于病毒带来的伤病。现在,大家对病毒的认识越来越深,未知的恐惧正在逐渐消失。平时要做好防护,保护自己,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家里勤通风,不聚集、不扎堆。”
“戴好、戴稳口罩,不用太担心”
李先生43岁
李先生是一名国企职工,因支援白云区期间工作人员涉阳,被隔离监测,随后他确诊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阳性患者,按疫情防控规定,转运至琶洲方舱治疗。
“我被查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烧38.5度,主要症状是头痛、喉咙痛、肌肉酸痛等,并无呼吸困难,跟平时的感冒发烧差不多。我吃了小柴胡颗粒,大约6小时就退烧了。头痛和肌肉酸痛症状消失,但仍感觉到一点喉咙痛。”
根据方舱医生和护士的指示,李先生多饮开水、多休息,是他和“舱友”共同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最重要的是戴好口罩,不与其他病人交谈,不接其物品。在无药物的情况下,大概九天后我核酸检测就转阴了。”由于身体状况较好,他还积极参与方舱志愿服务工作,帮助舱内的医务人员维持秩序、分发物资、环境卫生等。
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罗莎莎 武楠 姚日文
谢继文 陈琳 李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