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纪委监委紧盯困扰中小微民企发展堵点痛点淤点系统施治
多渠道“把脉问诊”、下猛药“祛疴除弊”、建机制“固本培元”……今年以来,花都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聚焦中小微民营企业急难愁盼,坚持监督、办案、整改、治理一体推进,通过系统施治疏堵点、治痛点、清淤点,全面护航中小微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多渠道“把脉问诊”疏堵点
“您好,我是花都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想了解一下企业近期经营状况如何,是否有困难需要协调解决的?”近日,花都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对区内一家生产汽车配件的民营企业进行电话访问,该受访人反映公司门口道路转弯位置过于狭窄,装运货品的大型货车转弯掉头非常不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希望扩大掉头位置,由于该问题处置牵涉多个职能部门,导致迟迟未能解决。工作人员立即将该问题纳入重点问题督办台账,启动快速处置机制。
在花都区纪委监委监督督促下,8月14日,该区交警、交通、城市管理、汽车城管委会等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研究会商,在充分考虑保障交通安全基础上,就拆除部分道路中间绿化隔离带、扩大车辆掉头位置达成一致意见,并现场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流程。就现场调研提出的永久拆除隔离绿化带需进行规划调整等堵点问题,区纪委监委立即与区规划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寻求可行性解决方案,目前该问题所有堵点均已打通,正按程序快速推进。
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维护好、发展好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快速高效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花都区纪委监委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抓手,持续畅通企业反馈问题的渠道,在持续畅通企业反映问题专用电话、微信、邮箱沟通的基础上,不定期开展入企走访、电话回访,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实打实为企解难,切实打通为企服务“最后一米”。截至目前已收到企业反映问题60个,所有问题均实行台账式管理、跟踪式督办,做到专人跟进、动态回复、闭环销号,真正做到纪企交流“面对面”、诉求收集“点对点”、问题整改“实打实”。
下猛药“去疴除弊”治痛点
“想不到真的管用。”“想不到纪委行动这么迅速。”“想不到一个企业反映的问题可以推动全区的整改。”近日,花都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区内一企业走访,就该企业反映执法人员潘某某涉嫌违法问题处置情况进行反馈时,该企业负责人连用三个“想不到”表示感叹。
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花都区纪委监委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困扰企业的基层执法人员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向企业违规推荐第三方服务等痛点、难点问题,以个案查办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开展专项整治。
今年4月,花都区纪委监委收到区内一民营企业反映某街道执法人员潘某某借执法检查之机违规强行推荐企业购买第三方安全台账服务和安全责任险的问题,通过循线深入调查发现,潘某某与第三方勾结,通过推荐企业做安全台账从中收取“返点”好处费,潘某某很快被立案并给予政务处分。花都区纪委监委就该线索反映的问题在全区开展全面调查,发现多个镇街安全生产监管领域执法人员不同程度存在违规向企业推荐安全台账服务或购买安全责任险,滥用裁量权人为拔高收费标准,从中收取“返点费”“好处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最终,郝某、潘某某、刘某等18人因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处分,挽回经济损失约45万元。
结合该案暴露的基层执法乱象,花都区纪委监委在全区开展基层执法队伍专项整治,揪出了一批利用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权限,对企业吃拿卡要或强行要求企业与指定第三方交易,幕后操控交易价格,从中谋取私利的基层执法人员,立案97件97人,从严纠治破坏正常交易秩序,损害企业利益,妨碍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作风问题,推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结合个案查办,花都区纪委监委同步推进以案促改,以个案“小切口”推动干部作风“大治理”:开展基层执法调研,摸清查透制度短板和管理漏洞,撰写调研报告呈区委决策,推动在全区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专项行动;制定《规范基层行政执法十条措施》,推动区司法局、区应急管理局、新华街等相关单位健全完善执法制度7项;指导督促区应急管理局开展全面自查,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4类18项,提出整改措施23条。 经过全面整治,企业纷纷表示“执法人员检查的次数少,态度好多了,有问题也是耐心指导,不再动不动罚款了。”
转作风“固本培元”清淤点
为了进一步打开职能部门为企服务的“前门”,关上不正当利益输送的“后门”,彻底打消企业“有钱才能办事、办成事”的疑虑,提升公职人员“能办的办成,该办的办好”的为企服务意识,今年以来,花都区纪委监委以改进干部作风为重要抓手,围绕政策落实、行政审批、项目建设、执法监管等方面,加强常态监督、跟踪问效,推动职能部门用心履职尽责,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获得感。
“这次讲座为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提供了很多专业务实的知识与建议,对企业很有帮助。”近日,在花都区纪委监委举办的“清风课堂”上,来自区人社局、税务局、劳动仲裁院的3名业务骨干轮流上台给100多家民营企业主详细讲解企业劳动用工、社保缴纳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业务流程,并逐一解答企业提出的问题。
为了优化公职人员服务企业路径,引导政企双方良性互动,花都区纪委监委联系全区20多个涉企职能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企业廉洁合规顾问团”,为企业就政策法规、审批程序等快速、精准提供解答。“清风课堂” 就是在“廉洁合规顾问团”基础上打造的政企交往“流动客厅”,通过不定期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政企双方面对面交流答疑,快速精准有效解决企业难题,同时也引导民营企业自觉开展廉洁合规建设。
通过全面梳理分析近年来查办案件、监督检查、巡察发现的政商关系“不亲”“不清”等问题,花都区纪委监委制定出台《花都区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提出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公平对待市场主体等规范政商交往8条正面指引清单和严禁政策落实搞变通、严禁服务企业打折扣等8条负面禁止清单,发至全区作为政商交往指引。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和案件查办情况,编纂《以案为鉴,知纪守纪——违反党的纪律典型案例分析》,根据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制作警示教育片《从国土“卫士”到国土“蛀虫”》在全区各单位播放,组织党员干部、企业人员旁听庭审,通过鲜活案件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干部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引导民营企业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廉洁经营,做亲清政商关系的维护者、践行者。
“中小微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元素,我们将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主动融入、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能,从严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中梗阻’问题,持续提升干部为企服务意识和水平,全面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花都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