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关岭深化民族文化交流 赋能“餐饮+文化”
今日花都讯 关岭牛肉、关岭茶、贵州特色民族文化……在花都一餐饮店内可尽享云贵高原风情,品尝东西部协作成果。10月27日,在花都、关岭两地政协的大力推动下,东西部协作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签约仪式在新开业的餐饮店栖湘小院热闹举行。这是花都区政协助力东西部协作工作、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活动中,关岭县政协常委、关岭澹雅文化传媒公司岭绣坊品牌主理人赖先红,花都区政协常委、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桂明,花都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会长、大美西北集团董事长马正彪,共同签订“促进贵州关岭民族文化及民族工艺品迈向粤港澳大湾区协议”,进一步推动两地文化交流。两地相关领导授予栖湘小院、寻味湘村“贵州关岭民族文化传播合作企业”荣誉牌匾,多位企业家荣获“关岭民族文化推广先锋”。
据了解,广州知名连锁湘菜特色餐饮品牌——栖湘小院积极投入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通过10家门店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关岭优质茶叶、牛肉、关岭民族工艺品“翻山越岭”走出大山,让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关岭风情”。“我们这里有各种关岭农特产品,还将引入关岭民族舞蹈山歌,在节假日进行现场表演,希望让更多群众了解关岭的民族文化。”栖湘小院董事长汪琨茗说。
“‘栖湘小院’这四个字是关岭最美绣娘赵英秀亲手绣制的马尾绣,还有关岭苗族妇女们佩戴的一整套苗银的服饰挂件。茶桌上也有手织的茶几、茶台,还有靠垫、靠枕,让大家感受到浓厚的关岭布依族民族文化。”赖先红向大家介绍关岭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关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去年11月成立岭绣坊,引进了涵盖刺绣、织锦、蜡染等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入驻。岭绣坊也相继推出民族服装、布偶、戒指、围巾、中草药香包等文创产品。“我们还把2.2亿万年前的海百合化石送到了这里展出,展示关岭特色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岭。从最初的帮助黔货出山,到如今两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希望在东西部协作的战略帮扶下,关岭文创产品能进一步进入大湾区。”
近年来,花都、关岭两地政协委员根据“花都所能、关岭所需”的原则,结合两地优势,加强产业、消费、农产品品牌创建等领域深度合作,不断推动关岭的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大湾区,助力乡村振兴。
图文: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莎莎 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