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等待16年 终圆“阅兵梦”
100天集训 56首乐曲 3小时演奏……
2019年10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由全军和武警部队选调1300多人组成的解放军联合军乐团以英姿飒爽的形象、铿锵有力的军乐,光荣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曾在驻花都武警某部队服役14年的葛新胜,终于圆了“阅兵梦”,这次,他作为武警西藏自治区总队唯一一名士官光荣在列。阅兵结束后,他说道:“阅兵当天的情景仍历历在目,56首乐曲,近三小时的演奏,我觉得人生最璀璨的时刻定格在了天安门广场。”
10月22日,葛新胜捧着鲜花来到妻子朱桂芳所在的风神实验小学,这时,他与妻子已整整十个月没有见过面。葛新胜见到妻子时,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他说,“我的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妻子的一半。”
等待16年 光荣接受检阅
数月前,伴随着大阅兵的集结号,作为萨克斯乐手的葛新胜与来自全军挑选的优秀演奏员一同进驻“阅兵村”开始封闭式集训。凌晨4点半起床背乐谱、中午自我强化练习、晚上挑灯复习曲目。在为期100天的集训中,葛新胜每天如此。
因长期练习,他的嘴唇磨出了血泡,总是破了好,好了又磨破。葛新胜告诉自己说:“‘阅兵梦’越来越近,更要努力做到最好。”
“能够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演奏真的不容易。专业是第一关,还要面对常态化考核,过硬的身体素质更是必不可少。”葛新胜说,乐团先后排练了68次,共计110个小时。阅兵结束后,葛新胜表示:“光荣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检阅,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在受阅中遇见最好的自己。这一刻,我等了整整16年。”
训练期间,每次必须保持四个小时军姿站立,这个过程要求不能动,不能喝水,不能休息,中间不能停顿。葛新胜说道,“这对一般人来讲的话是很难克服的,对于我们来讲也有一定的难度。”
葛新胜印象最深的是,在第一次训练军姿站立的时候,就有60多人晕倒了。他说道,“当时,北京还是高温天气,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加上又不能喝水,一边面对太阳炙热的照射,同时,身体保持一个很正直的这个姿势,一些战友就有些吃不消。经过一段时间后,战友们也就一点点的适应过来。其实我觉得,长时间这样保持一个军姿站立,更多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毅力。”
除了四个小时的军姿站立,熟背56首乐谱对所有人来说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葛新胜介绍说,“在这个期间,不仅要自己练习,背下56首曲目,同时还要进行大大小小的合练。”为了将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葛新胜只能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强化练习,坚持背谱。
全身心投入 坚持终圆“阅兵梦”
说到葛新胜的“阅兵梦”,要追溯到16年前。2003年12月,葛新胜从安徽亳州携笔从戎,来到驻花都武警某部。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小就酷爱音乐的他有幸被基层业余军乐队选中。从此,军乐不知不觉走进葛新胜的生活。
从2003年当兵入伍,被选调到基层业余军乐队后,葛新胜便有了参加阅兵的梦想。热爱音乐的他,幻想着哪天自己能够以一名乐手的身份,登上阅兵场。为此,他不断努力,白天练习乐器、晚上学习乐理知识、利用节假日拜师学艺,全身心投入到乐器练习中。
然而,葛新胜的“阅兵梦”并没有因他的踏实努力得以顺利实现。因部队编制调整改革,葛新胜错失了2009年、2015年参加阅兵的机会,坚持还是放弃再度摆在葛新胜面前。在一次又一次坚持抉择后,他在日记本上写下:“‘阅兵梦’在心中,我会微笑着继续。”
直到2019年初,从内地休假回到西藏的葛新胜,接到了选拔基层军乐骨干的通知,得到这个消息的那个晚上,他辗转反侧,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被打开,连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站在天安门广场演奏。
在部队战友看来,葛新胜入伍16年来,荣誉绝不仅如此。他曾先后参加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国际型运动会安全保卫、海关监管缉私、高原驻训等重大任务。
业余时间,葛新胜还独立拍摄制作了《我是侦察兵》、《士兵的天空》、《谢谢你 对不起》、《昆仑山的树》等微电影作品,创作50余首歌曲,作品先后在全国、全军和武警部队各类比赛中获奖,被武警部队评为自学成才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士兵5次,荣获各类荣誉证书100余本。
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黄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