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亚洲官网

bet365亚洲官网_织牢民生“保障网” 让美好生活有“底”气

bet365亚洲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bet365亚洲官网 > 花都资讯 > bet365亚洲官网

织牢民生“保障网” 让美好生活有“底”气

发布日期:2024-12-20 15:15    文章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访问量: -

1338895.jpg1338900.jpg1338899.jpg

1338901.jpg

  近年来,花都区致力于打造坚实的民生兜底保障体系,深入推进促进就业、三项工程、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重点民生服务、民生工程,确保就业稳定、救助及时、社工服务贴心、养老保障有力,全力以赴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保就业 稳住群众“钱袋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花都区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全区就业形势稳中有进。2022年至2024年10月31日,我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809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8504人,促进扶持创业9682人,带动就业45416人。

  打好政策稳岗组合拳。从政策层面为企业稳定就业创造条件。2022年以来(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先后审核通过就业补助资金38269.01万元,帮扶惠及单位32700个次,促进创业、稳定就业144008人次。

  坚持就业招聘不打烊。开展“南粤春暖”“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活动,为劳动者送招聘送岗位。2022年以来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4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74990个次,服务企业11539家次。今年组织26家企业赴贵州普定、关岭和清远连山、连南开展劳务对接专场招聘会,线上线下共提供3182个优质岗位,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助力花都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

  建好促进就业新平台。建成“乡村振兴”就业驿站,将就业政策咨询、岗位信息、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辐射到村居,截至2024年10月31日已服务11416人次。在花城街、狮岭镇和花东镇各建成1个零工市场,3个零工市场共有511家企业建档,成功为45210名求职人员找到合适岗位。

  共创和谐就业好环境。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截至目前,我区共有836家单位获评广州市劳动关系和谐单位。2022年至今,先后为35.0395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44.3109亿元。

  聚焦三项工程    打造技能提质“助力器”

  花都区深入贯彻省市工作要求,坚持把“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抓实抓细,以三项工程全产业链条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服务提质增效。打造“粤菜师傅”“花都样板”。先后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9期、培训695人。擦亮“广东技工”“花都招牌”。2022年以来,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8056人次、农村电商1864人次,发放广东技工补贴22043人次、3265.985万元;发放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1593人次、372.515万元。树立“南粤家政”“花都标杆”。2022年以来,先后完成“南粤家政”培训11245人次。今年6月,建成广州市首家——花都区“南粤家政”产业园,吸引16家企业机构入驻,打造集展示交流、教育培训、创企孵化、人才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南粤家政”综合服务体迈出坚实步伐。

  聚焦社保体系织牢民生“保障网”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重要民生指标。花都区人社局多措并举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近年来,我区社保参保覆盖面持续得到巩固。截至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7.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8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34万人、工伤保险46.01万人、失业保险42.24万人。经办流程更加精简。截至目前,花都区社保办已认领的77项社保业务事项,全部上线广东政务服务网和线下服务网点,全面取消了各类证明,精简了经办材料,减轻了群众办事负担。政务服务更加便民。推动56项社保业务下沉镇街、实现全区通办。目前,我区“城乡居保镇村通”银行覆盖率达82.24%,社保业务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广东人社APP、“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平台等渠道都能实现线上办理。

  颐康相伴“托住”   老年人幸福晚年

  花都区持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从“无”到“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从“有保障”到“高质量”的升级转变,将老年人幸福晚年“稳稳托住”。

  打造老有所养的幸福家园。2024年,市、区财政安排373余万元用于农村敬老院运营补助和更新改造,全区农村敬老院护理型床位配置率达到100%;持续保障老年人福利。2024年以来发放长寿保健金60万人次3103.6万元,办理老年优待卡19529张;落实“银龄安康行动”,为127107名老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完成理赔2123人次354.56万元。

  办好老年人助餐“食”事。打造三级长者饭堂特色示范点,全区建有43个长者饭堂,实现助餐配餐服务镇街全覆盖;积极打造以“送餐为主、堂食为辅”的农村长者助餐配餐模式。目前我区助餐配餐服务70%是送餐到老人家里,30%为堂食集中在新华城区。

  “情暖花都”社会救助品牌     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尊严

  近年来,花都区健全分层分类综合救助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的及时性、有效性、可及性、精准性,持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落实救助政策,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从2024年1月1日起,我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238元提高到1282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从每人每月1981元提高到2052元。发放一次性补贴。为进一步做好重大节日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根据市统一部署,向全区低保、低边、特困对象发放一次性价格临时补贴共计135.06万元,向特殊困难群体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95.4万元,最大限度减少物价波动给困难群众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发放2024年春节慰问金357.49万元,中秋慰问金24.44万元,入户探访并送上节日慰问品,传达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和问候。每月足额发放救助(补贴)资金。截至2024年11月,全区在册城乡低保对象2043户4294人,发放低保金5234.64万元;低保边缘家庭178户471人,发放分类救济金60.78万元;城乡特困供养人员620人,发放供养金1373.03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4250人,发放补贴3910.9975万元,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实施花都特色无劳动能力补贴。2024年向城乡无劳动能力低保家庭成员21479人次发放无劳动能力补贴214.79万元;完成新华街、花城街、花山镇、赤坭镇4个穗救易·共助空间(社会救助服务站点)试点建设,通过一系列“兜底”举措,让花都兜底保障工作更有成色,让广大困难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

  从城市的繁华街区到乡村的宁静田野,花都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见证着民生兜底工作的温暖与力量。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凝聚着政府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民众福祉的不懈追求。

  未来,花都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兜底工作,为全区人民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在就业、救助、社工、养老等各个领域,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确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助力幸福花都建设迈上新台阶!

  文稿:冯理聪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