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政协开展民主协商 助力花都“非遗+文旅”发展
6月30日,区政协组织科教文卫体组的委员,结合提案《以中华优秀传统非遗文化促花都文旅产业发展》开展民主协商活动。
区政协委员到新华街三华小学以及福元徐公祠实地走访调研并座谈,听取了区文广旅体局、区教育局和三华小学等部门相关工作的情况汇报,围绕我区传统非遗文化的普及传承,调查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将非遗的推广普及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序推进非遗多方位多形式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
近年来我区切实加大非遗发掘、保护、传承工作力度,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育人才,夯基础、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区内拥有36个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人。
区政协副主席李一霖表示,非遗保护传承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全社会积极投入、积极参与。要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建立健全非遗档案资料库和电子数据库,充实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积极推进非遗专著编纂和非遗创作工作,为项目申报、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提供支撑;非遗传承,人才是关键,要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鼓励支持传承人授徒传艺,要推进非遗进校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文化血脉永续传承;以“非遗+”为抓手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精选极具花都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找准文旅融合发展的契合处、联结点,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编撰非遗解说词,讲好当地非遗故事,让游客通过非遗了解花都历史文化;通过举办、承办具有地域和全国影响力的非遗展示、竞赛、交流活动,推动非遗“请进来”、“走出去”,提高花都非遗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推动我区非遗与旅游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为花都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