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推进四大突破 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区政协视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情况的简报
根据区政协2024年度工作安排,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围绕《关于加大力度加快推进花都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建议》提案办理进行专题视察。政协委员实地察看了bet365亚洲官网 政务服务大厅、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听取了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关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情况介绍,并就进一步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进行专题座谈。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一霖、花都区副区长徐容雅,区政协教科文卫和文史学习委、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区政府督查室有关领导,部分区政协委员参加了活动。
一、基本情况
(一)数据汇聚方面。在全市率先上线国产化信创云,统管全区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全面覆盖全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村居、卫生服务站等接入点。区电子政务区域数据中心平台目前已汇聚公安、卫健、交通、应急等数据资源。同时建设三维地图空间数字底座,覆盖“人屋车场网”5大主题,为社会治理建好基础底板。
(二)数据应用方面。赋能“一网统管”,建设花都区“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打造“智慧党务”“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智慧停车”“智慧应急”等10余个场景应用,推动城市数据和信息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赋能“一网通办”,建设政务“云大厅”,搭建布设15个智慧政务网点,覆盖全区各街镇、公园、商圈等地域。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扩面提质,部署电子证照系统区县端,实现电子证照业务市区两级互联互通。赋能“一网协同”,配合开展“10号工作室·党群连心桥”联系群众服务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两代表一委员”履职督办模式,实现为民服务工作全流程网办。
(三)数据产业布局。一是聚焦数据资产入表,推动数字化转型。围绕数据资产入表开展布局,组织东风日产、鸿利智汇、国光电器、金圣斯等37家企业开展市级数字化诊断工作,并推动企业进行数据梳理、数据治理、合规审查和数据资产登记等各项工作。二是锚准数据要素市场,定位数据加工业务。牵头推动广州数字科技集团与智都集团在花都区合资组建广州北极智通数据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与百度、东华软件、德生科技等企业就公共数据汇聚、清洗、标注、安全、交易等密切接触,探索广州市全域医疗数据汇聚、标注、交易的成熟商业模式;与广州市数据科技集团合力开展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花都分中心建设,为数据标注提供基础算力支撑。目前,花都区在数据标注行业布局、建设方面均走在全市前列。
(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一是推动数据融合治理。梳理政府信息资源目录、数据编码、职能清单等,推行“一数、一源、一标准”的数据融合治理模式,不断完善数据共享标准和数据资源清单,畅通数据资产循环。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数字政府组织管理。成立并推广首席数据官制度,打造区级“数、用、端”数据管理系统,健全政务数据管理协调机制,强化政务部门的数据管理职责,进一步统筹公共数据治理和日常管理。同时,推动全区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挖掘典型数据要素应用场景。三是抓住机遇,布局数字经济。积极引进半导体、电子元器件、智能设备、新材料、光模块等数字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企业核心作用,促进数字产业园区、投资基金、行业生态企业融合发展,推动花都数字产业发展,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存在问题和难点
(一)数字生态、产业布局基础薄弱。花都区现有人工智能产业企业数量较少,总体规模偏小,缺少行业龙头,产业辐射能力、集聚效应和规模化效应有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仅为4.2%,相比兄弟区差距显著。2023年,番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为13.1%,海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215.60亿元,增长23.5%。
(二)数字底座、智慧应用投入不足。目前,花都区智慧城市急需投入建设的CIM系统、BIM系统等数字城市孪生底座尚未规划建设,缺乏完备的城市数字底座。近四年保全区数字化运转资金远低于白云区每年3亿元、南沙区每年2亿元投入。近两年,缺乏资金立项建设“百千万工程”、智慧招商、智慧应急、城市治理BI、领导驾驶舱、经济运行分析、智慧城管等多项核心智慧应用系统。
(三)队伍建设、人才发展存在短板。区政数局作为“区数字人才资源池”,存在编制紧缺、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从事数字政府相关工作编制数远低于其他兄弟区,相比海珠区仅有1/6、荔湾区1/3、黄埔区1/2;从专业方面看,从事对口岗位仅占25%,岗位适配度低,亟需补充数字化人才,提高全区数字化管理水平。
三、意见建议
(一)抢抓机遇,聚力在全面提升数字产业上取得新突破。聚力“提规模”,在数据标注、数据加工等优势领域,做强品牌、扩大市场,力争将省级数据加工试点项目落户花都。聚力“固根基”,在半导体、电子元器件、智能设备、新材料、光模块等重点关键领域,强链补链,努力把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夯得更加坚实。聚力“拓空间”,在人工智能、元宇宙、低空信息技术等新兴未来领域,培育典型场景、强化应用牵引,加快打造一批新增长点。
(二)搭建平台,聚力在持续深化赋能应用上取得新突破。瞄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战场,分类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企业负责人数字化转型普及和提升培训,搭建高水平推介平台,全面提高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出一批“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全面推动数字经齐与传统时尚产业、绿色产业总部、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打造数实融合新模式。
(三)先行先试,聚力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上取得新突破。围绕重点领域选择一批相对成熟、具有示范作用的企业开展试点,建立数据资产入表的有效路径、创新模式和标准规范,推动工业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级开展数据采集、传输、存算、管理及应用。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模式,优化金融服务产品,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联动发展。探索建设数据资产交易市场,加快推动数据资产价值实现和效应放大,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发数据要素活力。
(四)深化改革,聚力在全面筑牢基础支撑上取得新突破。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加快建设花都智能电子绿色价值创园、广州(花都)临空数智云港、京东粤港澳大湾区(花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中电华南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做强一批重点数字产业项目,筑牢数字经济关键支撑。强化人才保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数字工作能力,创新企业数字人才引进、培育和激励机制,加强区政数局专业人才编制保障。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云、网、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和政府部门数据,营造健全健康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