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亚洲官网

建言献策_学习外市社区治理、宗教建设经验促进花都区高质量发展

bet365亚洲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bet365亚洲官网 > 工作机构 > 区政协 > 建言献策

学习外市社区治理、宗教建设经验促进花都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7-25 11:16    文章来源:区政协     【 字体:   】  访问量: -

——关于赴汕尾市、汕头市及潮州市考察学习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社区治理和宗教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区政协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6月27日至29日,区政协副主席陈为文带领区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及部分政协委员,前往汕尾市、汕头市及潮州市考察学习,深入了解、学习在社区治理和宗教建设方面的实践与创新。通过本次考察学习活动,我们看到了差距,学到了经验,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基本情况

  (一)海丰红宫红墙旧址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主要由红宫红场组成,红宫为五进院落式布局大成殿是红宫主体结构;红场西面与红宫相邻,大门门额上浮塑“红场”两个大字,为彭湃手书。海丰红宫红场旧址遗存有日文教科书、海丰县总工会印戳、中国共产党党旗等。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是中国大革命时期彭湃领导海陆丰革命斗争的重要见证,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汕头市金平区沟南社区

  沟南村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月浦街道,东与湖头村相邻,西与鮀江街道山兜村隔溪相望,南接月浦村,北靠汕揭公路,交通方便,面积1平方公里。古地名紫菔陇,村前村后,翠竹古榕,田径园林,村东门有对联:“翠竹献瑞、紫菔呈祥”。南宋度宗咸淳年间,潮州韩山许兆基第四子许弘烈来此创基,从事耕耘,繁衍子孙,逐渐形成沟南村,已有700多年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沟南村开辟了工业小区,创办和引进企业20多家,改变过去纯农经济格局,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沟南村的民居建筑主要以“下山虎”、“四点金”等潮汕民居传统建筑风格为主,祠堂、家庙、“大夫第”、“儒林第”等古建筑保存完好。遗存的麒麟壁、尚书里(巷),体现了沟南世代“耕读传家”的传统精神。

  (三)陆丰市玄武山

  汕尾玄武山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北郊,依山濒海,总面积15万平方米,创建于1980年。汕尾玄武山以元山寺为中心, 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时期,玄武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碣石古卫城的历史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佛道两教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闽南语系百姓的佛教信仰中心。元山寺历经数百年,寺内保存着一批具有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记载着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保国安邦的历史史实。

  (四)潮州市开元寺

  潮州开元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中心。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潮州开元寺作为“粤东第一古刹”和岭东佛学院所在地,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寺内文物众多,包括石刻、壁画、佛像等,都是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和艺术的珍贵资料。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社区治理方面

  1.传承红色文化,打造特色治理模式。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所在的南门社区红色资源丰富,社区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举办红色故事演讲比赛、专题学习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大力弘扬英雄情怀,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社区居民自发集资修建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南门纪念馆,馆内展陈革命先烈的故事,教育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革命历史,发扬和传承革命精神。

  2.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沟南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做实群防群治,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充分发动人民调解委员会、网格员、社区民警、社区法律顾问的力量,深入排查社会矛盾风险隐患,做到依法就地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充分调动志愿者、党员干部、社区五老巡逻队等社会力量加入群防群治队伍,建立联防联控巡逻机制,共同参与平安创建活动。

  3.打造平安智慧社区,提升治理水平。沟南社区使用社区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主要路口的监控布设全覆盖,构筑联防联控的“千里眼”。通过辖区监控系统的升级与加强日常治安巡逻相结合,沟南社区有效提高对主要交通干道和主要公共场所的动态控制、管理能力,确保了节假日旅游高峰期的公共安全秩序。

  4.开展乡村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沟南社区特别注重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将群众自治文化与民俗文化有机融合。社区筛选整理出社会治安、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殡葬改革、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可操作性的居民公约,使村规民约接地气、入人心。这些居民公约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推动力。借助赛龙舟、标豆狮等民俗活动,弘扬了浓厚朴实的乡村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新风尚。

  (二)宗教建设方面

  1.与法治政府建设相结合。汕尾市及潮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组织宗教界人士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等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提升宗教界人士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2.文旅融合发展。玄武山旅游景区一直以来坚持把文化融入旅游,“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精心打造旅游观光和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美丽风景名胜区,加大旅游配套、丰富景点内容,规划设计文化展览馆、文物展馆和历史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红色文化圣地、旅游购物等融合发展丰富文旅内涵,推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持续增长。作为潮州古城的重要景点之一的开元寺,被纳入潮州市各类旅游线路和推介活动中,作为重要的文化场所,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佛教法会、禅修体验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体验。

  3.注重保护文化遗产。玄武山内文物古迹众多,既有历史悠久的元山古寺、福星垒塔、古戏台、巨型山门、精雕牌坊等古建筑,也有“山不在高”“三台保障”“麒麟石”“龙门石”等奇岩异石和摩崖石刻以“水德灵长”“灵声满道”等中华名匾。潮州开元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庙,更是一座文化宝库。寺内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迹,如石刻、壁画、佛像等,这些都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宗教、艺术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通过专业规划、日常维护、环境控制、游客管理、科技支撑和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宗教文化。

  三、对我区的几点启示

  (一)社区治理方面

  1.推动党组织全覆盖。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着力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依托综合网格,结合居住地党员分布及社区组织架构实际,以地域相邻、规模适宜、方便管理为原则,科学合理设置综合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全面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综合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基层组织架构,打通组织设置“最后一米”。同时推进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组织,确保应建尽建、全面覆盖,将党的组织根系牢牢扎在群众家门口,实现社区党组织触角延伸、手臂延长。

  2.营造共建共治新格局。将群众身边的难事当成基层治理的要事,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让意见充分表达、形成广泛共识,聚焦群众利益所需、基层治理所能,引导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办。全力建设覆盖社区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运用好法律顾问制度,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强化“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情怀”,让爱国爱家乡蔚然成风;深化基层文明创建,让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让基层治理形成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向上向善、和睦和谐,秩序良好、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

  3.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步伐,提升社会“智”理水平。持续用好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一屏观花都”及推广“AI智慧网格员”等智慧应用,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信息化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类数据资源,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实时更新、随调随用。通过以上智能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社区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建立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实现物业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居民可以通过平台查询物业费用、报修、投诉等,提高物业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二)宗教建设方面

  1.引导宗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鼓励支持宗教场所和宗教人士发挥积极作用,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宗教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鼓励和支持宗教场所依法开展慈善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宗教的力量和信徒的行为来关怀社会、帮助他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宗教界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充分利用花都宗教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引导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促进宗教平安和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挥联防联控联管机制和区、镇(街)、村(社)、网格员四级宗教工作网络的重要作用,防范和打击境外宗教渗透和非法宗教活动。做好宗教场所的日常安全督导检查工作,及时修缮老旧建筑,将安全隐患化解于未然,确保场所和信众安全。在春节、元宵节,基督教复活节、开斋节,浴佛节和古尔邦节等节日期间,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宗教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现场指导,强化安全教育,形成民族宗教部门统筹协调,公安部门安全防控、属地街道居委社会面协调、宗教活动场所提供志愿服务的四方联管联动机制,确保宗教节诞日活动有序进行、平安稳定。

  3.文旅融合带动发展。通过查阅历史文献、碑刻等资料,深入挖掘宗教场所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宗教信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通等方面的信息。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宗教建筑、寺庙、道观等与周边旅游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文化内涵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助推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经济新发展,打造成旅游胜地。举办宗教仪式体验活动,如法会、禅修、祈福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宗教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好地了解宗教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展示本地宗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风采。开发具有本地宗教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文创产品,让游客将宗教文化的记忆带回家中,进一步传播本地的文化和故事,打响知名度。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