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律师作用 助力法治花都建设——花都区政协协商议政活动简报
近期,区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结合黄焱等委员联名提出的,并由王红斌副区长挂案的提案——《关于充分发挥律师作用 建设法治花都的提案》(第4004号),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协商议政。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王红斌,区政协副主席陈为文,区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及区政协机关有关领导,区政协部分政协委员,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政协委员一行实地察看了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花都工作站,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座谈会上,区司法局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区政协委员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律师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全力推进法治花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2021年我区成立全市首个区级律师行业党委,在行业党委的领导下,我区律师热心公益法律服务,坚持党建引领,参与“10号工作室·党群连心桥”和花都汽车城园区、空港园区“10号工作室·政企连心桥”专题服务群众活动,截至2023年上半年,区律师行业党委累计发动律师530人次参与“10号工作室”活动9次,其中律师党员172人次,村(社区)法律顾问458人次,共现场接待群众780人次,解答法律咨询700余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40人,走访企业20余家,受到了“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在场群众的广泛好评。全面推进机关法律顾问及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目前,我区已落实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近三年法律顾问为村(社区)提供服务累计39125件/次,其中法律咨询27826件/次,法治宣传9144场次,参与人民调解2278宗,出具专业法律意见489条,其他法律服务961件/次。积极推进法律援助“应援尽援”,针对特殊群体,开通申请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及时指派法律援助律师代理案件。贯彻落实申请法律援助“市域通办”、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2023年上半年,全区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49宗。结合我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实际,起草《bet365亚洲官网 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实施细则》,制定《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申诉案件中涉及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的工作方法》,为我区推行该项工作夯实制度基础。
二、存在困难
当前,我区已实现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并聘任了一批政府兼职法律顾问,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律师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助力法治花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律师作用发挥有限、相关保障有待加强以及专业律师队伍建设有所欠缺的问题。
三、政协委员意见建议
政协委员们围绕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
(一)着力发挥律师队伍专业作用。一是推进花都法治社会建设。组建专业化法律顾问团队,推动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会议议题审查、重大疑难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办理、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突发事件处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谈判和合同审查等工作,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探索采取顾问律师定期到镇、街司法所集中坐班与“10号工作室·政企连心桥”专题服务群众活动等工作模式,定点接受咨询、进村入户、跟踪服务、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面对面为群众提供贴心法律服务,积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扎实推进法治建设。二是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律师服务团队与产业链企业之间的高效沟通平台,积极引导律师成立企业服务队,进商会、进企业,围绕治理结构、法律风险预防化解等问题进行“法治体检”,剖析商会、企业法律需求与风险点,并协助其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尤其发挥律师在企业劳动用工纠纷中的调解作用,通过向劳动者解释法律规定、司法实务规则,指引劳动者通过协商、合法理性维权的方式定分止争,为企业营造良好和谐用工环境,进一步促进企业稳健可持续发展。三是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引导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充分运用调解理念,积极参与涉法涉诉信访维稳的各个环节。将调解优先理念贯彻在律师执业的全过程,强化律师介入“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律师职业优势,积极推动形成在律师进行委托代理时告知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法处理纠纷制度。同时,加强对律师代理重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指导,律师在代理因意外死亡、民房拆除、拖欠工程款、劳动报酬等产生重大争议的社会敏感案件时,注重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入手,对各方当事人释法析理,依法、理性地解决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依法保障律师队伍的合法权益。一是优化律师执业环境。将法律已规定的律师在辩护、代理中所享有的知情权、申请权、会见通信权、阅卷权、收集证据权和庭审中质证权、辩论辩护权等执业权利落实到位。健全和完善司法机关和相关行政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协调会商,定期举行会议,研究重点问题,形成共识。畅通司法人员与律师之间的沟通渠道,构建彼此尊重、平等相待、良性互动的关系,积极配合律师执业,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二是健全公职律师工作机制。推动完善人员遴选、年度考核、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等机制,细化相关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将公职律师工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建立健全符合公职律师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公职律师积极性。
(三)注重培养高素质律师队伍。引导律师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职业素养、自律素养等基本素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结合律师行业的特点和律师队伍建设的实际,切实加强对律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培训,不断提升律师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在选拔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律师方面探索细化相关规则,建立多元化选拔和评价法律专业人才机制。
(四)营造尊重律师工作良好氛围。组建相关公益法律服务团队,引导我区律师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通过提供专业、便捷、高效法律服务,树立我区律师回馈社会良好形象。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加强舆论引导,突出宣传律师服务社会中的职能地位,以及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作用,为律师执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