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委员企业和区政协领导挂点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根据区委统一部署和区政协工作安排,为充分评估自疫情特别是上海疫情发生以来,对我区政协委员企业和区政协领导挂点企业造成的影响,有效反映企业及行业诉求,做好企业的帮扶工作,区政协领导班子先后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电话咨询了解等方式,详细摸排自疫情特别是上海疫情发生以企业在复工复产、生产经营、产业链供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现梳理汇总如下。
一、员工不能返岗。各地采取的隔离、交通管制、封闭等防控措施不一,加上受疫情观察期、隔离期影响,部分企业员工无法在第一时间返回岗位工作,出现“老员工返工难”“新员工招工难”,用工缺口大。
对策:政府加强企业服务,依托“互联网+招聘”线上服务平台,在花都人才网“点对点”开展岗位匹配推送、用工余缺调剂,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二、材料供应断层。受疫情影响,相关原材料,特别是原材料在上海和江浙一带的高端材料无法稳定提供,导致物料、部分工具无法按时到货,严重影响复工前准备。还有部分企业面临原材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的困难,加上物流不畅导致产成品销售发货困难,企业库存将持续增加。
对策:做好原材料采购和半成品运输保障工作,推动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企业的复工复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复工。
三、资金流转困难。部分企业因疫情影响,销售产值相对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回转周期延长;上游企业开工不足,导致原料价格上涨;企业用工紧张,人力成本增加;资金周转不灵,财务成本上升;员工防疫和隔离增加开支,防疫物资价格平均上涨,导致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压力。
对策: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做好资金需求对接、审批,简化业务流程,通过各种渠道,快速融资;对有关中小企业实施租金免收和减免。
四、交通物流受限。受疫情影响,各地交通运输管制力度不断加强,管制范围不断扩大,增加了企业运输成本、时间成本、管理成本、协调成本等;各船公司、船代、堆场复工不足,航运出货困难。
对策:在符合防疫防控要求前提下,取消部分限制,切实保障重要交通干线及关键物流枢纽正常运行,原材料和产品物流推行全程供应链管理。
五、销售市场下滑。由于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虽有订单但也无法正常生产,外贸企业普遍出现原有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的情况。
对策:推动直播电商、线上展会与销售平台,帮助企业宣传、拓宽销路,为本地优质企业搭建良好的营销渠道。拓宽出口信保覆盖面,加大对受疫情影响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应对订单取消、出运拒收等风险,做到应保尽保。
六、惠企政策宣传成效不明显。部分惠企政策出台后,没有及时做好梳理、宣传、解读,一些企业对惠企政策的知晓率不高,不知道有哪些惠企政策,在哪里申报,怎么申报。也有企业反映有关政策没有分块分类设置,不便于查找。
对策: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把区委、区政府好政策送到企业,特别是规上企业;定期举办培训班,向相关企业、行业商协会宣传解读惠企政策;将惠企政策以通知的形式告知相关企业、行业商协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