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校外培训机构违规经营乱象
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
——区政协开展民主监督活动
根据花都区政协常委会2021年度工作要点安排,结合梁健斌委员提出的《关于促进花都区合规化经营的校外培训行业的发展》(第3025号)提案,为确保素质教育的落地实施,解决校外培训机构违规经营乱象,对校外培训行业的产业化、集群化发展进行探索研究,努力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7月22日,由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曾一江同志带队开展民主监督活动,赴南华教育城对稀区美术和幼飞教育两所教育机构进行了实地视察,了解我区部分合规经营培训机构发展状况,以及推动自主特色品牌建设等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区政府副区长蒋福金,区政协港澳组部分委员和受邀请的其他组别委员,区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府办督查室等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
一、我区校外培训机构基本情况
目前,经区教育局审核批办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共140所。其中,纯学科类43所,舞蹈、音乐、书画等纯艺术类28所,外语类10所(属于语言艺术),综合类59所,为我区广大青少年在课余时间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2018年至今我区收到118宗校外机构办学预核名申请,85所已依法依规发放办学许可证。按照总量控制、逐步压减的原则,切实管控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总数量。同时,制定了《bet365亚洲官网 公办小学暑期托管服务方案》,统筹各方力量,盘活各类教育资源,调动区内学校、在职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第三方社会机构与服务平台的力量,妥善、细致做好暑期托管工作,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学生暑假看护的后顾之忧。
根据《广州市切实减轻中小学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穗教发〔2018〕35号)文件要求,我区已于2018年4月全面启动辖内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小组以镇街为单位,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网格化联合普查,“一家一册”建立台账,摸查了各级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共683家(含无证机构),区教育局牵头会同各镇街、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建立全区性联合执法机制,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证无照、群众投诉强烈的,坚决依法查处,责令其停业整改;对存在问题但能整改的,立即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1-3个月内完成整改;对不按期完成整改的,采用联合执法的方式,责令其停业整改或不得再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执法小组坚持每天巡查制度,并把当日督查数据、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统一汇总上报。截至2021年6月,区教育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出动执法工作人员6318人次,车辆2680次,检查业户8673次,教育部门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48份,叫停144家无证无照培训,遏制了无证无照机构“遍地开花”的乱象。
二、我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的成效
为巩固我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成果,推动校外培训机构合规化发展,区教育局积极拓宽渠道,疏堵结合,建立校外机构治理的长效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校内素质教育训练营工作。自2018年开始,区教育局制定《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校园素质训练营”托管服务工作方案》,引导学校和教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把在校外培训机构上课的孩子吸引回流到学校,切实做到减负提质增效。目前在全区107所公办小学(119个校区)开展试点工作,参与报课学生42615人次。全区学生平均参与率为24.1% 。经配对组合,今年共成班2103个,其中安心托管班455个,素质课程班1648个。
二是加快校外培训行业产业化、集群化发展。鉴于区内符合机构办学要求的场地较少,独立办学成本较高,区教育局主动出击,积极与相关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方协商建设“教育城”项目,由开发商建设符合条件的建筑,分租给办学者办理培训机构。目前,城区南华教育城已经完成项目建设,并已引入29个机构进驻。该教育城内设民办教育服务与管理办公室(教育局外派机构),负责对培训机构的师资情况、课程内容、收费标准等进行监督。在南华教育城的示范下,我区陆续建设了圣地教育城、云峰教育城。
三是强化宣传,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每学期通过召开家长会或者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提醒家长规避安全风险和学生成长风险。通过花都区政府官网和区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向社会公布辖区内有照有证校外培训机构名单,指引家长选择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建立群众举报机制。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2021年,区教育局收到校外机构违规办学举报68件,均已全部作出处理,群众满意率100%。
三、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对于“有照无证”继续违法违规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职责界定不清晰。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教育部门可对持有办学许可证的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对于有照无证的培训机构,建议市场监管局采取有力措施,如加入失信名单、吊销营业执照等,对此类机构加强管理和惩戒。
(二)对于“无照无证”培训机构,存在监管难度。对于滋生在居民楼内的小型违规机构,街道应高度重视,加强巡查,彻底落实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建议对辖区内机构进行网格化管理,细化分工,留意异动,杜绝恶性培训事件发生,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反馈至区治理办。
(三)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需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管理。街道与教育、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进一步建立联动平台,形成街道工作人员与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人员常态化对接,形成日常管理机制,巩固治理成果。
(四)教育部门缺乏执法力量,建议区编办配备相应编制和人员,成立教育执法部门,或由区层面建立综合执法部门,由综合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和处理。
四、政协委员意见
(一)加大对合规化经营的校外培训机构的宣传,鼓励家长、学生选择“白名单”的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拓宽宣传领域,创设宣传载体,树立规范典型,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监管和治理,形成强大的专项治理态势,正确引导家长、学生选择“白名单”的校外培训机构参加各类的校外培训。
(二)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排查检查,严查严办违法违规培训机构,及时问责通报,动态更新黑白名单,广泛接受各方监督,实现全面监管,不留死角,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但是具备办理证照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要指导其按照法律法规办理相关证照,对证照不齐全且不符合办证条件的经营者依法依规处置。
(三)加快合规化校外培训行业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的统一谋划。在花都区教育局的正确引领下,区内已打造多个合规化经营的校外培训聚集点,可以此为契机,联同相关职能部门,在配合教育部对校外培训行业进行整治的同时,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对校外培训行业的产业化、集群化发展进行探索研究。
(四)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有关事项,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并按程序纳入地方定价目录。
蒋福金副区长对区政协委员为我区教育事业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希望区教育局牵头把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运用到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中去,继续加强与各职能部门联动,以高压态势,加强对无证无照和有照无证校外机构的查处和监管,进一步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构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信息平台,应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推进信息公开,鼓励社会、学生以及家长参与到监管评价,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实施失信联合承接机制,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在提高教学质量、履行社会责任上下功夫。完善校外培训机构党建工作,通过公办学校与校园周边培训机构结对子的方式加强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引领培训机构发展壮大,提升其品牌价值。
曾一江副主席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我区在推动校外培训行业规范经营方面取得的成绩。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民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通过行政监管方式专项治理,也需要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大力扶持合规化校外培训行业的发展,加强对合规化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指导,简化审批程序,出台相关帮扶措施,想方设法提高合规化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质量,助力校外培训健康发展。大力整治无牌无证校外培训机构,加强办学行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规范校外培训的秩序,区镇两级要齐抓共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不放松,坚决依法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严厉打击违规培训等行为,依法保障广大家长的权益。推行行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创新引领校外培训的“花都模式”,激发新的产业化经济,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