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花都餐饮人才队伍成长 助力花都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区政协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根据花都区政协常委会2021年度工作要点安排,结合利永周委员提出的《关于bet365亚洲官网 酒店餐饮行业人才培养的提案》(第4011号)提案,近日,由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曾一江同志带队,赴广州市华风技工学校、花都区技工学校等酒店餐饮培训学校开展调研活动,围绕当前花都区在酒店餐饮行业人才培训、打造本土特色餐饮业品牌及融入大湾区都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困难,开展专题调研助力花都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区政协主席陈家飞,区委副书记李晓东,区政协部分委员,区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科工商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总工会、区教育局、区府办督查室、新华街、新雅街、秀全街、花城街、花山镇、花东镇、赤坭镇、炭步镇、狮岭镇、梯面镇等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
一、推动花都餐饮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一)高位谋划,合力统筹推进
2019年以来,我区根据省、市相关部署,深入推进“粤菜师傅”等三项工程,主动把“粤菜师傅”工程作为推进我区酒店餐饮行业人才培养工作有力抓手,作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创业就业,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举措。先后印发《花都区“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等6个配套文件,对我区粤菜师傅发展作出规划。成立以区委李晓东副书记为组长的“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领导小组,吸纳23个区直主管部门和10个镇街共同参与,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标准要求和落实抓手。经过近两年半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党政强力领导、人社抓总牵头、部门大力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打造平台,建立培训载体
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粤菜师傅”工作室1家(广州市金宏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1家(广州市华风职业培训学院)、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室3家(广州市金宏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华风职业培训学院、广州豪苑酒店有限公司)、区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1家(花都区技工学校)、区级粤菜师傅培训室1家(广州市金宏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区技工学校建成顺德厨师学院花都分校、粤菜师傅专业职业技能定点考场。考场分广府风味菜烹饪和广式点心制作两个,全部按要求配备全套专业设备、教师教学展示点、学生学习座椅等,每个考点可同时容纳48名学员。
二、助力花都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多措并举,大力培养人才
一是分批分层培养。区分短、中、长不同周期,分批培养粤菜师傅,落实培训补贴政策。2019年至今,开办了粤菜师傅技能培训班,粤菜师傅中、高级进修培训班,粤菜师傅创意精英提高班等,共培育粤菜师傅1152人次,发放粤菜师傅培训补贴484人次、51.469万元。二是注重学校培养。充分用好各类培训资源,借助职业学校培养大批餐饮人才。目前,我区可培养粤菜师傅的公立职业学校和私立职业学校各有3家。其中,区技工学校2020年新增烹饪特色专业,从加拿大多伦多乔治布朗学院行政总厨专业引进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1名,同时聘请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孔宪贤担任兼职教师,强化教学力量。2020年以来,举办2期粤菜师傅工程专项职业能力考证培训班,参训人数65人,考试通过率100%,为餐饮行业储备了专业人才。三是开展“校校”“校企”合作。在区技工学校成立的顺德厨师学院花都分校,开展了多期“粤菜师傅”培训班、失业人员“粤菜师傅”技能培训班,并举办“花都工匠”职业技能粤菜师傅竞赛。与湖景海鲜城(烹饪)、半岛豪苑酒店(烹饪)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区技工学校通过定期送教上门,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和理论教学;企业为教学提供实践场地,帮促学员提升技能。四是开展技能竞赛。2019年以来,我区共举办4期“粤菜师傅”职业技能大赛,极大地促进了花都餐饮业发展和美食名片推介。在“工匠杯”系列粤菜师傅竞赛活动中,我区多名“粤菜师傅—花都名厨”脱颖而出。粤菜师傅烹饪大赛促进厨艺竞技、交流,提升了大厨烹饪技术,展示了粤菜师傅工匠精神。
(二)挖掘特色,打造花都品牌
一是挖掘“花都味道”美食。培育花都名店名厨,我区现有17家名店、12个名厨纳入广州市的“百厨百店”。丽雅人家黄豆酱、湖景守信Q心芋头酥、花泉山水豆腐花等特色美食获评“花都十大伴手礼”。花都餐饮协会成功申请了“花都味道”商标,我区美食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举办花都味道地标美食发布活动,评选出28道花都地标美食、10位名厨、10家名店。挖掘和推广花都臭屁醋、炭步芋头、花东京塘莲藕、赤坭黑花生、梯面山水豆腐等本土菜式,评选出14家星级农家乐,编制出“花都味道”美食地图,打造“食在广州——花都味道”新名片。二是提升花都美食影响力。举办“花都味道”美食节、“寻味花都·打卡味道”花都美食抖音大赛等活动,向市民游客展示花都特色美食、招牌菜式。通过拍摄“花都旅游宣传片”、“花都旅游”系列短视频,制作手绘地图,开发“智游花都”小程序等,丰富花都美食宣传载体,向社会推荐美食花都。三是融入大湾区发展。积极组织优秀餐饮人才参与“鲍之源杯”食尚国际星厨暨粤菜师傅技能烹饪大赛等国际性大赛,把花都特色美食推向国家级平台。联合阳山县,清新县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活动;联合从化、增城等,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旅合作发展大会,为酒店餐饮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整合我区旅游景区、特色美食、民宿等资源,推出8条精品“旅游美食”线路,促进我区餐饮行业快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三、政协委员意见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项目建设。深刻认识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粤菜师傅”工程建设格局,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推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打造科学系统有效培训体系。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开启“新型学徒+行业研发”培养模式,企校共建国际厨点师培养基地、粤菜研究院、粤菜学院等。以平台建设为依托,鼓励更多学校开设餐饮专业课程,更大范围推行企业学徒制培训,培养一批专业的餐饮行业技能人才,打造花都本土的粤菜师傅。
三是深挖花都本地美食文化底蕴,构建支撑本地菜式研发体系。注重粤菜文化传承,开展粤菜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持续培塑花都美食文化,打造美食名品、美食名厨、美食名店,构建“美食名镇”旅游餐饮发展新格局。挖掘、推广乡村本土特色菜式、特色宴,建好“花都味道地标美食”。支持区餐饮协会成立花都粤菜研究中心,推动创新花都菜式,制定花都标准。联合区文广旅游体育局,融合生态养生游、亲子休闲游、花果飘香游、农业生态游、古村史韵游等旅游项目,开发一批乡村粤菜旅游精品线路。
四是健全餐饮行业品质管理机制,塑造符合大众烹饪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餐饮服务食品经营许可、网络餐饮服务监管等食品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提高标准制修订能力,推进餐饮团餐标准和特色餐饮地方标准建设,完善餐饮食品安全标准。推进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提升“明厨亮灶”质量,公开加工制作过程,提升环境卫生质量,提高大众参与和社会公信力。
五是加大粤菜师傅激励支持力度,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采取“政府+协会+企业”的模式,联合餐饮协会,加快职业技能等级开发,完善和丰富“粤菜师傅”评价,规范开展“粤菜师傅”大规模培训和认定,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使从业者具有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满足从业者的职业自豪感,有利于破除对技能人才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制约,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最终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是增强脱贫致富创业就业能力,夯实资金补贴政策扶持体系。完善创业帮扶政策,对“粤菜师傅”开办农家乐、小餐馆或外出创业的给予各项政策扶持,鼓励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粤菜师傅”提供专业孵化服务。大力拓展就业创业渠道,举办“粤菜师傅”系列专场招聘活动,帮助学员达成就业意向。设立“粤菜师傅”创业孵化基地、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学员创业店等,有效提高“粤菜师傅”就业创业成功率。
李晓东副书记表示这次专题调研,集中反映了各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次调研推动酒店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力抓手,同时也是培养人才促进就业、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花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各镇街、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按照省、市、区有关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抓好餐饮行业人才培养,加快推动花都酒店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陈家飞主席指出,选取餐饮行业人才培养作为提案,选题方向准,调研质量比较高,尤其提案中提到的建议,既立足当前,又谋划未来,对推动花都餐饮行业人才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结合利永周委员提案中情况分析,当前我区餐饮发展现状及刚才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来看,我们花都区与顺德、潮汕等地区餐饮行业的品牌和质量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政府职能部门要为推动餐饮行业人才培养拿出实际举措。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粤菜师傅”培养培训体系建设,聚焦全区餐饮服务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实训设施设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和丰富“粤菜师傅”评价体系,发动餐饮服务企业主动与行业协会、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共建集实训、研发、交流于一体的“粤菜师傅”人才培养平台。二是餐饮企业要在自身发展上下功夫。行业要发展,文化要先行,花都的文化底蕴深厚,作为餐饮行业的从业者,发挥行业引领作用,要遵循传统,秉承“工匠精神”,围绕“花都味道”地标美食,结合当地特色、特产,在健康发展和食材精良上多做文章,打造“花都味道”,真正做到每一道菜都有故事、有灵性,让每一位体验者都能感受到它的品质与精致。三是区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要为政府和企业“搭好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人才荟萃、专业特长的优势,适时组织委员围绕餐饮行业人才培养,开展监督、调研、视察、协商等活动,为培养餐饮行业人才、打造“粤菜师傅”和推动乡村振兴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