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花卉产业发展 擦亮花卉品牌名片——区政协组织委员围绕加快花都现代花卉盆景苗木省级产业园创建落地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视察
11月13日,区政协结合全泰源委员提出的《关于借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东风加快花都现代花卉盆景苗木省级产业园创建落地发展的提案》(1004 号),组织区政协委员就如何更好加快花都现代花卉盆景苗木省级产业园创建落地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视察。区委书记黄伟林,区政协主席陈家飞,区委副书记李晓东,副区长郑重民,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区政协经济组、镇村组委员,区政协各委办领导,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主会办单位和相关镇街以及区政府督查室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实地参观了狮岭镇马岭观花植物园和赤坭镇竹洞村,并组织召开座谈协商会议。主会办单位相关负责人汇报了加快推进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情况,政协委员们围绕加快花都现代花卉盆景苗木省级产业园创建落地发展问题,开展协商议政、建言献策,提出了“以创意盆栽、文艺花语、个性插花定制等多种形式为文化载体,深挖品牌与文化内涵,打造花都特有的花卉盆景苗木品牌文化,增强花都产品吸引力”“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举办各类“观花节”“盆景大赛”“抖音短视频大赛”等推广宣传活动,吸引更多领域和更广地区的人员参与,扩大受众范围”“创新‘互联网+物流’产品流通体系,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等意见建议。
一、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情况
花都区于2019年10月向广州市人民政府上报了《bet365亚洲官网 现代花卉盆景产业园创建方案》,并于今年4月中旬将方案调整提升为《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申请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6月,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筹资金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花都花卉产业园步入创建工作阶段。
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花卉苗木盆景的生产、加工、流通、文旅、科研、会议会展等为主导产业,范围包含花城街、花山镇、花东镇、赤坭镇、狮岭镇等,园区核心区面积超过5000亩,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花卉苗木盆景产业发展。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为广州花卉之都农业有限公司,其他实施主体包括广州市花木公司、广州水天农艺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怡华园艺有限公司等企业和赤坭镇瑞岭村、竹洞村经济合作社等。产业园技术支持单位包括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等单位。
今年1—9月份,全区花卉种植面积8.75万亩,产值15.85亿元,同比增长9.5%。产业园创建完成后,预计花卉苗木盆景种植提质面积超过5000亩,辐射周边地区扩大种植7万亩以上,增加农户就业2000人以上,促进核心区农民收入比产业园外农民收入提高15%以上。生态效益方面,产业园将极大有利于推进我区五个美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实现绿色发展。
二、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主要做法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主要做法
1.加强产业园建设组织和制度保障。一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调研和听取产业园推进情况汇报,对产业园建设工作作出批示。二是调整完善区政府主要领导为园长的花都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领导小组,增设项目和品牌建设、落实建设用地、强化科研支撑等三个工作小组,强化区级领导和统筹;围绕产业园绩效评价标准明确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任务,形成全区共建合力;并抽调7名同志组建产业园工作专班,其中3名同志专职负责产业园建设的统筹和协调工作。三是出台花都区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若干措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和《关于鼓励花都区国有企业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实施方案》,为推动产业园建设落地提供一系列制度支撑。
2.引导花卉产业主体多元发展。一是鼓励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大力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在花卉、盆景、绿萝等产区成立了广州瑞岭盆景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大力培育花卉类龙头企业。加快形成花卉产业龙头集群,目前花卉类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家、区级龙头企业4家,今年还新获得认定花卉类市级农业公园6个。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区镇两级主动作为,引入一家以上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主体,参与发展我区花卉盆景苗木产业。其中保利集团将全面参与竹洞村岭南盆景小镇建设;广州市花木公司参与花东示范基地建设合作事宜,正深入洽谈中。四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园各实施主体已经策划、申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27个,总投资达1.6亿元。2020年第一批10个产业园建设项目立项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赤坭镇“岭南盆景小镇”初具规模,狮岭镇马岭观花植物园综合体初具雏形,花东镇空港花卉产业综合体正在推进中。
3.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一是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继续强化瑞岭博士工作站建设,注册成立了仲花现代农业研究院,花都部分花卉龙头企业参加了理事会。二是加快产业园专家服务团队建设,首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推荐的5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家已经到位,并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进行了深入对接,正推动该院专家带新型技术、产品进入我区,与花卉企业协作发展。三是加快推进盆景大师工作室硬件条件建设,已投入资金对位于瑞岭村和竹洞村的部分旧村居进行改造,用于建设盆景大师工作室。四是由区人社局会同赤坭镇、赤坭花卉盆景苗木行业协会深入调研花卉盆景苗木企业,选取1—2家有意向的规模化企业,指导其按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软硬件要求进行升级改造,制定科研平台建设的中长期计划,建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五是邀请省盆景协会艺术大师们为村民授课,提高专业技能。开展盆景花卉技术培训班两期200多人,提高农户专业技能和科技水平。
4.多渠道助推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一是通过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电商等平台宣传推广,邀请电商培训机构老师授课,建设竹洞村电商大楼等方式,推动互联网和5G电商融入,适应新发展要求。二是推进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申请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展公共品牌建设,提高产业园品牌效应。三是投入区级财政资金发挥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作用,并牵头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花都支(分)行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支持产业园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加大投入以保障产业园健康发展。
(二)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存在问题
1.部分花卉企业实力还不够强。花都区花卉盆景苗木产业呈现出分布散、规模小、技术低的特点,缺乏品牌龙头企业。产业园部分实施主体(企业)综合实力不够强,对本企业未来建设和发展缺乏充分谋划,企业自身发展计划和产业园建设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2.建设用地短缺问题突出。全区可利用开发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用于农业发展的建设用地更是少之又少,而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设施用地,建设用地短缺也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短板。
3.部分单位主动性还不够高。加快花都现代花卉盆景苗木省级产业园创建落地发展,是全区多部门、各镇街共同的责任和工作。部分成员单位对园区建设缺乏谋划统筹和参与建设的主动性。
三、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资源和要素扶持力度。农业是相对弱势的产业,需要政府政策、资金的扶持和社会资本的参与投入。一是研究落实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有关政策。坚持政策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做好政策解读、指引,形成可复制、可普及推广的做法和经验。二是充分使用市级财政补助资金,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推动重点环节、示范项目建设,使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三是在品牌创建、融资、税费减免、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保证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环保设施、发展精深加工及品牌建设等给予重点扶持,加大对花卉科技进步支持,加速现代花卉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探索试行政策性花卉业保险,为我区现代花卉业增效、花农增收提供保障。
(二)引进更多社会主体参与产业园建设。积极引入一批有实力、善经营、懂市场的企业主体,参与发展我区花卉盆景苗木产业。一是通过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带动,加快摆脱我区处于种植源头端、低价值端的现状,推动生产者向农艺师转变、农产品向艺术品转化,实现产品、产业升级。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休闲旅游业发展和富民兴村建设,培育精品,促进园区发展水平提升,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集中大型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优势力量,共同加快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壮大。
(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我区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等,以突出自然生态、亲水体验,挖掘文化内涵为重点,发挥产业园花卉资源优势,发展以花卉观赏、园景打造为主的休闲农业。拓展农业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服务功能,探索“农旅文创一体化”产业集群模式,培育产业园休闲旅游、花卉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产业,增强农业旅游承载功能,推进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使花卉产业链不仅在纵向上得到发展,也在横向上得到延伸,形成农业功能拓展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如:加大与旅游行业和各媒体联合宣传力度,让“三园”成为新的旅游休闲热点。举办各类“观花节”“盆景大赛”“抖音短视频大赛”等推广宣传活动,吸引更多领域和更广地区的人员参与,扩大受众范围。深入探讨花卉产品深加工的可能性,在合适的季节种植食用玫瑰,花期可赏花,花期结束后可用来加工成鲜花饼;引入相对耐热的食饮两用的菊花,即可泡茶又可食用加工成各种馅料等等,真正做到产业延伸,多样化经营。
(四)加强生产—贸易—销售—流通体系建设。一是创新“互联网+物流”产品流通体系,全面将冷链技术应用到产品保鲜、冷库、运输等各个环节,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创建高水平的“互联网+物流”产品流通体系。建议按照“线上线下结合,海内海外互通”的思路,通过集聚境外华人华侨高端要素,建设花都花卉盆景苗木国际博览展贸网、信息互联网、仓储配送网来打通全球互贸渠道。二是大力探索各种新型销售模式,开拓零售商超、线上电商网店、社区营销、社团群购等能满足新时代花卉盆景苗木消费需求的各种销售渠道,为花卉盆景苗木销售端开辟新的道路。形成花卉苗木“生产—销售—贸易—流通”一体化,缩短产销环境和距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产业园聚集农产品加工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形成加工企业集群。
(五)打造花卉盆景苗木品牌文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年轻一代购买群体的不断崛起,花卉盆景苗木产品不再仅仅简单地起到庆典和装饰作用,消费者开始要求产品能够满足更深厚的情感共鸣和更丰富的文化需求。花都花卉盆景苗木产业发展要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经济“新常态”下的消费趋势,在打造花卉盆景苗木品牌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展示品牌与文化内涵的深度交融,借助创意盆栽、文艺花语、个性插花定制等多种形式作为文化载体,引导和迎合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喜好,在满足年轻消费者功能需求与品质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满足彰显个性的情感需求,减少产品同质化,提高花都花卉盆景苗木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粘性,在以年轻一代为主的新时代花卉盆景苗木零售市场中抢占先机,树立独具一格花卉盆景苗木品牌文化。
区委副书记李晓东指出,我区发展花卉盆景苗木产业,主要抓手是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赤坭岭南盆景特色小镇初具规模,古树大道、竹洞湖、逸翠园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大师工作室、电商中心等建设正在抓紧推进,“瑞岭盆景”国家地理标志正在开展认定申报,今年花卉产业产值和收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区花卉盆景苗木产业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下一步要从三个方面具体发力:一是明确产业目标定位,调优品种布局。二是培育花卉主体,狠抓园区建设。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将花卉与旅游串连,打响品牌,积极展现“花之都”的美好形象。
区政协主席陈家飞强调,一是要以区域定位为基点,认清我区花卉盆景苗木产业取得的成绩。做到抢抓机遇、紧盯需求、突出亮点,全力推动以“一院一园二基地、一心四大示范区”为主的“花都区空港花世界花卉产业带”建设,打造高端的花都花卉盆景苗木基地。二是要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全力推动花卉盆景苗木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促进花卉盆景苗木高质量发展;创新营销模式,探索多元化经营方式;加强花卉盆景苗木文化引导,不断提升消费层级。三是要以重点提案为抓手,齐心助力花卉盆景苗木产业崛起。政府职能部门要为推动花卉盆景苗木产业发展拿出具体举措;区政协要为助推花卉盆景苗木产业发展搭建广阔平台;政协委员要为促进花卉盆景苗木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营造良好氛围,多谋创新之举、多献群策之力,提出更多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我区花卉盆景苗木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美丽花都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