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大局 助推花都电商平台经济发展——区政协组织政协常委开展专题视察
10月20日,区政协由陈家飞主席带队,组织区政协常委结合民建花都区基层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花都区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的建议》提案,就如何加快发展花都区电子商务平台经济问题开展专题视察。区政协陈家飞主席,区政府罗干政常务副区长,区政协徐兆东、邵靖、全泰源、曾一江、姚晓群副主席,区政协常委、部分委员,区政协各委办相关领导,区科技工业商务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局和区政府督查室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委员们实地参观了红谷尚品产业园,详细了解产业园的建设情况及线上平台发展情况。随后召开了协商议政座谈会,听取了提案主会办单位关于推动花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汇报,与会政协常委、委员围绕加快发展推动区电商平台经济发展,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一、花都区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在整个产业大环境的影响下,同时得益于花都区成熟完善的皮具、美妆、电子音响、服装服饰等优势产业、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和亲商惠商的创业氛围,花都电商平台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全区电商经营企业近3500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企业50多家,活跃电商网店14345家,大型直播基地10多个,直接从业人员约34141人,初步形成了以圣地环贸港、阳光六号箱包直播基地、创美金谷美妆直播基地、富力环贸港亿订平台、创新商业模式的“未来集市”、“流行日记”社交电商平台,集产业孵化、直播和人才培训为一体的远洋2025PARK产业园,以及以品牌产业链优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红谷直播基地,涌现出了京东风尚、足力健、麦斯卡体育、思埠、红谷皮具、海华优品、广尔数码、金圣斯皮具等一批优秀电商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已覆盖工业、商贸业、餐饮、文化、旅游以及其他服务业等各个领域。2019年,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约335.3亿元,比2018年增长67%。2020年前三季度,全区电商交易额约264.5亿元。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已成为带动我区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的典范和强大动力。
二、花都区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发展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一)花都区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发展主要做法
1.加强产业培育扶持,推动资源集聚花都。花都区相继出台
《花都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bet365亚洲官网 扶持直播电商发展办法》,以打造“直播电商名都”为目标,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树品牌”的规划,大力实施直播电商带动网络零售“十百千”倍增计划。目前,花都已成功吸引了淘宝直播生态基地(华南中心)、桔子传媒(湖南卫视)、甄惠选传媒(广东卫视)、抖可梦等国内知名直播机构落户,播商(散打哥)、中国化妆品协会华南中心、奇化网等一批知名平台直播机构也正在积极洽谈落户事宜。
2.组织开展网络直播系列活动,推动平台经济创新发展。5月份,组织区内优秀化妆品企业与快手官方平台联手打造5·20“花漾花都、中国美都、网红之都直播电商周”活动。6月上旬,在广州首届直播节期间,同期举办了主题为“花漾花都 欢乐云购”首届直播节花都分会场,与抖音平台官方合作,开辟直播节专区和专用资源位,线上线下同步推介花都,打造我区优势产业直播销售爆点,三天内销售额接近10亿元。9月份,联合广州市商务局成功举办了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平台的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社会反响热烈。花都还利用产业优势,联合各大直播平台造节,举办多次箱包直播节、鞋包节等直播带货活动,为花都区发展直播电商产业造势。
3.开展校企合作,培训专业人才。联合区内高校、商协会及专业培训机构,定期举办电子商务培训,解决企业电商人才紧缺的问题。其中2019年通过区电子商务商会为区内企业进行了连续2个月的直播电商人才系统培训,培训人才约1500名。8月8日率先举办直播电商节和直播人才技能大赛,培育直播氛围,推动直播高端人才聚集。学习和借鉴杭州、厦门、上海等地先进经验,针对产品供应链、机构、主播、平台等直播生态链,通过直播电商知识普及、人才培训、技能大赛、联合直播平台举办直播带货等一系列活动,为企业培育孵化了一批批急需的人才,有力支撑了我区直播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
4.完善“平台经济”生态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打造了一批网络直播示范基地。圣地环贸港、富力环贸港、阳光6号、红谷时尚产业园、远洋PARK2025、创美金谷、凤凰国际直播基地等已初步建成电商线下平台。二是整合知名电商平台资源,推动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对接阿里巴巴实施C2M超级工厂计划、速卖通国际淘宝、快手、抖音产业带打造等项目,推动皮具箱包、电器音响、化妆品、汽车配件等产业带提质增效。6月份以来,联合阿里巴巴C2M事业部为狮岭的皮具箱包企业举办了3场对接会,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政策宣讲,已有20多家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
(二)花都区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1.总体规模偏少。2019年全区入统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只占全区商品总销售的8%左右。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区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弱。
2.缺乏龙头、骨干电子商务企业。近两年,花都一批以网络营销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平台)成长迅速,但从行业整体发展看,大部分企业(平台)交易额还不高、品牌还没有打响、带动效益还不明显,依然处于成长阶段,全区电子商务发展尚缺乏核心龙头企业(平台)。
3.缺乏电子商务人才。受生产生活环境、人才政策环境、缺乏电商集聚园区等因素影响,花都电商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吸引力较弱,雇佣网络、营销等专门人才的成本较大,而且容易流失。有些电商企业代表直言花都发展电子商务“最大的瓶颈是人才”。
4.物流支撑不足。虽然花都综合交通发达,但物流配送发展却相对落后,现落户花都物流网点绝大多数为货物代理,由于缺乏大型物流公司的运营中心、分拣中心、集散中心,而物流成本一般占电商销售成本约十几个百分点,使得我区电商物流成本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三、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2020年,由于疫情扩散带来的用户居家、延迟复工复产等问题,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直播生态的发展,直播电商获官方认可并获得政策扶持、高用户基数及商业转化率等因素均加速了全民直播带货的发展进程,平台与企业跑步入场,用户规模迅速壮大。一是建议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引进龙头企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同时鼓励区内有条件的企业及早加入直播带货行列,抢抓新机遇,拥抱新经济。二是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电商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结合花都实际,想企业所想,急市场所需,有的放矢对相关产业和企业进行扶持,引导花都民间产业不断创新发展,鼓励和支持花都经济百花齐放。三是建立涵盖政府、高校、研究院、社会团体、主播、平台、企业等产业链各参与者在内的联动平台或机制,共同打造“政策红利+电商基地打造+电商头部企业+主播、网红人才培育+应用场景+线上赋能线下专业市场、商贸转型、区域扶贫”的产业闭环。
(二)打造区域特色平台。一是建议以花都目前的直播基地、现有产业园为基础,打造品类齐全、高质量的特色选品中心,为直播电商、网红达人、个人创业者提供丰富的选品支持和全方位服务,助力更多企业和新个体触网发展,开辟营销和就业新空间,为直播带货保驾护航。二是建立统一的大直播平台。组织区内知名品牌在大直播平台统一销售,整合特色品牌资源,扩大规模,利用新经济风口打造线上地域知名品牌,为促进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
(三)重视直播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是建立系统性培训课程,培养直播电商人才。与职业院校、高等学校、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系统研究直播培训课程设置、内容选择、主播包装、商品选择、场景布置、直播运营等内容,定期组织直播电商人员专业培训,为培养带货达人、推动直播电商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建立分类培育引进机制,以电子商务直播实操、复合型人才培育引进为重点,不断壮大基础人才规模,集聚精英人才队伍。三是完善网红直播带货达人的各项生活配套需求,尤其是住宿问题,解决部分网红直播达人因时间、距离等因素不愿来花都直播的后顾之忧。
(四)加强直播行业监管。直播电商作为新兴的销售业态,要形成完善、合规、信用的体系,为电商直播、直播带货行业设门槛、划底线、树标准、立规范。一是对直播电商从业人员进行诚信认证,实行动态管理。二是要对直播带货产品实行全过程追溯,构建直播带货完整信用基础,避免直播电商成为假冒伪劣的集散地。三是联合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罗干政代表区政府对区政协视察及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并指出,花都电商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示范网络直播基地,为带动我区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将继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支持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头部网红、头部直播电商机构、MCN机构,以直播电商新零售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继续鼓励支持企业建设直播示范基地,选取一批具有一定基础的直播基地进行重点扶持,打造和完善电商产业链,培育完善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商平台,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树品牌”的规划,大力实施直播电商带动网络零售“十百千”倍增计划,把我区打造成为“直播电商名都”。
区政协主席陈家飞就推动我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充分认清,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适应国际国内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家省市区已经把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当前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有力抓手,是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二要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我区电子商务发展实现后发赶超。重点围绕“特色电商产品打造、电子商务园区建设、物流配送体系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全面推进”的原则,打好基础,完善配套,规范运作。三要强化责任,努力打造全区电子商务发展新局面。政协委员尤其是企业家委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履职尽责,主动围绕电子商务发展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抢抓发展机遇,改进运营模式,积极投身电商产业,打造企业发展新优势,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