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5亚洲官网

建言献策_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狠抓问题整改源头治理——区政协委员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专题民主监督活动

bet365亚洲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 bet365亚洲官网 > 工作机构 > 区政协 > 建言献策

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狠抓问题整改源头治理——区政协委员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专题民主监督活动

发布日期:2020-09-09 15:24    文章来源:区政协     【 字体:   】  访问量: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区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2020年9月3日上午,区政协曾一江副主席带队,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组织部分委员,结合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并针对去年区政协委员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调研提出的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实地视察了马鞍山垃圾压缩站生活垃圾中转运输工作情况和新华街凤凰社区云珠花园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及时对我区垃圾分类推进实施情况开展民主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助推我区垃圾分类工作。区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提案委、办公室等部门有关领导,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区住建局、新华街有关领导,区府办督查科人员一并参加了活动。

  一、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城中村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分类精准施策,加大经费投入,规范桶点建设,更新宣传标识,线上和线下合力宣传,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分类收运和处理,突出抓好垃圾分类全链条提升的关键环节,聚焦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不断夯实垃圾分类基础,形成科学管理长效机制。

  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共3388个桶点建设任务,已完成桶点建设3504个,完成率103.43%。市下达桶点优化提升任务2134个,已完成1471个,完成率68.93%,顺利完成8月份的优化提升任务。同时将垃圾分类督导执法与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1—8月,全区共检查单位1768个,教育处理293宗,责令整改268宗,立案处罚43宗。1—8月,全区共收运其他垃圾约38万吨,厨余垃圾约5.8万吨,可回收物约18.5万吨,回收利用率达到38%。今年试点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改革,委托广环投厂负责新华街、新雅街共2条街道的厨余垃圾专收专运。全区现有厨余垃圾收运线路79条,厨余垃圾收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实地视察转运(压缩)站、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情况

  据实地了解,马鞍山垃圾转运(压缩)站是2007年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建设规模为四箱站,设计处理能力为120吨/天,处理工艺为单层水平脱水平推压缩,没有配套的除臭、污水处理设施。为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于2018年投资4000多万元(其中2200万元更新垃圾收集、转运设备,约2000万元改造站场及站内配套除臭、污水处理等设备)对马鞍山转运(压缩)站进行改造提质。改造完成后,取消了滴漏飘洒的三轮车和不密闭的转运车;增加生物和喷淋两套除臭系统,防止臭气扰民;增加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达标排放至污水管网;增加立体绿化,改善景观效果;站场及周边干净整洁,大大提升了站场周边综合环境。提升改造后,促进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进程,给广大市民垃圾分类增添信心。

  在云珠花园,委员们检查了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该小区内设置4个分类收集点,其中误时点和定时点各2个。小区内4个垃圾收集点皆安装了遮雨棚及配备了照明、洗手盆、语音播放器和视频监控。为更好地保障小区环境卫生,物业要求保洁人员定时清理生活垃圾、清洗垃圾桶及保障投放点及周边卫生,时刻保持小区环境干净整洁。云珠花园物业服务中心采取自查方式,包括垃圾分类专项工作人员自查,管家、环境主管和清洁主管每天检查,每隔一小时对垃圾投放点重点检查,同时物业服务中心管理员、保安巡逻定时巡查。街道及居委工作人员也不定时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导整改,对照垃圾分类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到位。

  三、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主管部门作用未发挥,没有树立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意识,未形成工作合力。市场、酒店、餐饮、银行、文体中心、商业服务网点等主体未落实垃圾分类责任,责任制度规范未上墙,容器设置不规范,有的甚至还没开展垃圾分类。

  (二)桶点优化提升建设进度总体达标,但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部分桶点建设选址不合理,居民投诉不断,建成后一直未完成洗手照明等配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三)物管公司主动性和积极性仍有待加强,小区工作人员和保洁员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大部分物业小区投放点没有安排站桶督导人员,厨余垃圾投放准确率不高。

  (四)垃圾分类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分类收运车辆、垃圾压缩站和终端处理设施配套建设管理与前端分类需要尚有差距,混收混运现象打击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五)宣传发动不深入,宣传形式比较固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都有待拓展,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委员意见建议

  (一)聚焦源头分类,着力提升分类实效

  1.继续推进居住区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加快建设垃圾棚,安装水龙头和监控摄像头。

  2.坚持党建引领带动“三驾马车”跑起来。垃圾分类作为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如何推动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发挥各自优势,将社区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是关键。通过“党建引领”,并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发挥和落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3.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通过“入户宣传”、“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面、密集型的宣传动员,切实提升居民的分类感受度、参与度、满意度,真正让广大居民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

  (二)注重体系推进,加快全程体系建设

  目前垃圾分类推进通常以居住区试点为主,前端虽进行分类投放,但后续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环节并未配套建立。导致垃圾分类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其所伴生的混装、混运、混处问题将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化和覆盖面扩大日益突出,极大程度挫伤广大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必须构建从源头到末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确保垃圾分类真实有效。

  (三)坚持全程管控,严格落实监督执法

  垃圾分类涉及环节多,管理链条长,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过程环环相扣,任一环节脱节,都会造成前功尽弃。为确保工作成效,建议采取“科技+管理”模式,利用人脸识别、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整合社区现有的智能监控装置、运输车辆GPS设备、网格化监控等资源,依托各级管理主体,建立了区、街镇、社区三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中转、处置“五个环节”全程监管体系。

  1.源头分类投放及收集环节。通过安装监控和开放面向公众的监督举报平台,鼓励居民参与对分类管理责任人分类驳运、存储的监督,形成市民与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双向监督的机制。制定处罚措施,将不按规定倾倒垃圾的行为记录在信用档案中,影响行为人后续的信用行为。

  2.分类运输及中转环节。通过公示收运时间、规范车型标识等举措,强化环卫收运作业的监督管理,杜绝混装混运。对单位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建立“首次告知整改,再次整改后收运;对多次违规拒不整改的,拒绝收运并移交执法部门处罚”的倒逼机制。对拒不配合进行源头分类驳运的物业企业,依法予以市场退出等处罚。强化中转站对环卫收运作业企业转运进场垃圾进行品质控制,对分类品质不达标的予以拒收,对混装混运严重的实行市场退出。

  3.分类处置环节。推进末端处置企业进场垃圾的品质自动监控、来源全程追溯。研究差别化生活垃圾收费处理制度,对干垃圾量、符合质量要求的湿垃圾和可回收物量分别核定,建立面向区、街镇级与垃圾分类质量相挂钩的奖惩得当的垃圾处理制度。

  最后,政协曾一江副主席指出,目前我区已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也探索出具有花都特点的垃圾分类工作方式。希望我区加大力度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的硬件建设实施和软件源头管理工作,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切实提高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处理水平。最后强调,职能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协同联动、考核监督,完善垃圾分类配套政策,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责任担当,压实措施责任,不断完善构建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要加强科技创新,建立垃圾分类全程监督智慧系统;要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要率先垂范,带动其他机构、企业、社区做好垃圾分类,要以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为基础,以点带面,将生活垃圾分类好的做法和模式扩大至全区,甚至全市。同时,呼吁广大委员继续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助力我区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为做好垃圾减量、分类和再利用工作,营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