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以信用之基助力政务服务提档升级
一、夯实基础,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
一是实施清单标准化。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公布《bet365亚洲官网 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涉及259个许可事项;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目前,共有2338个区级事项、137个镇街事项统一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动态公示办事指南,对外服务。二是推动服务规范化。规范政务服务场所设立和窗口设置,草拟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三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打造规范、优质、高效、便捷的基层政务服务模式。三是提升服务便利化。推行集成服务,实现2193个事项纳入一窗综合受理;推行告知承诺制,有11个部门的263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推行容缺受理,有19个部门的243个事项纳入容缺受理服务模式;推行政策兑现,设立政策兑现服务专窗和人才服务专窗,有38个政策兑现事项实现政策“一门”兑现。
二、创新模式,提供“创新型”政务服务
一是打造基层政务服务创新试点。在镇街层级试点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主动靠前。目前,狮岭镇、梯面镇便民服务中心已实现进驻事项100%综合受理。同时,以狮岭镇为试点,设置了企业服务专区,推动区级政务服务事项下沉镇街办理,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二是探索建立“全区通办”服务机制。在市“全城通办”的基础上,着力解决镇街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来回跑”的问题,让企业和群众可以在区内任一镇(街)办理同一政务服务事项,解除需在居住地、经营地办理的区域限制。目前,已初步梳理出101项“全区通办”事项。三是深耕“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推出“娱乐场所经营备案一件事”,加强与核心审批部门区公安分局、区文广旅体局的沟通协作,梳理事项流程,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对外服务。四是推广“事前服务”工作模式。印发《花都区推广“事前服务”工作方案》,在审批前提前介入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其中,区市场监管局已办理涉企“事前服务”21宗。
三、数据融合,强化全区数据共享应用
截至目前,区数据中心平台已汇聚全区各部门25.1亿条数据,完成自然人、法人、地址等基础库和社保、医疗、信用等多个专题库的建设,协助区信用办进行水费、燃气费等每月“按时按质按量”信用数据归集。在数据中心平台的基础上,区政数局借助空间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为我区各部门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多种数据的共享应用,为社区治理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已汇聚区信用办信用承诺信息13386条,信用承诺履约践诺情况信息35条;上报水费信息共48290条数据,燃气费信息共12982条数据。
四、建智慧应用,聚焦应用场景
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打造花都区“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构建“人、企、地、物、政”城市基础要素全景图,实现城市态势感知、事件智能分析和AI辅助决策;完善数字孪生城市信息模型,构建可视、可管、易用的多维一体化城市数字底图,全区各部门均可基于该底图开展业务工作。三维地图目前已覆盖花都区主城区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叠加城市部件、物联网感知单元等近200个图层,可实时调用及展示32万门牌、31万栋房屋、4万多路摄像头、“四标四实”城市部件、传感器、特殊机构工作人员及个人通行记录等数据。在我区“穗智管”平台开展小区分层分户和城中村单位化试点工作,点击楼栋户室,即可查看居住人员的相关信息,推进精细化人口管理。
五、积极创新,不断挖掘信用体系应用场景
基于数据中心平台推动农户信息收集和结果应用的数据化,构建金融信用体系数据库,并与“农融通”系统进行对接,推送我区试点村的户籍、社保、信用等有关数据,提升农户信息共享程度,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赋能信用场景构建。